2025年第四期
【主编按语】 学习与创新: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与创新 纵观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百年演进历史,其中剥离出一条对待西方规划理论的态度线,可以简单描述为三段: A:膜拜段:如饥似渴,膜拜复制;B:变异段:本土变异,谨慎反思;C:否定段:全盘否定,中国独特。 再微观细化到百年中传入中国的每一个具体规划理论和概念,似乎也是经历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粗暴地说,这一个理论正处于膜拜段,抑或处于变异段,更有读者可以骄傲地说,这个理论在中国已经属于否定段了,没人信。
改革开放以来,“可持续发展”可谓从西方引入并对我国规划事业产生整体性、系统性影响的关键理念。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92年6月,联合国里约峰会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频繁地见诸国内外学术论文,那时我国学术刊物上多译为“持续性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规划界在不同阶段受到了西方规划理论的诸多影响,开展了多样化的规划实践探索。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中国规划界也开展了理论方法的创新,对国际规划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和金经昌/董鉴泓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联合主办的2025年“金经昌城市规划优秀论文遴选”活动圆满落幕。本次遴选活动由学会和基金联合邀请8家具有正式刊号并在国内城市规划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学术期刊共同参与,分别为《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上海城市规划》《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及《城乡规划》。
2025年第四期学术动态
02新质生产力:空间适配 06城乡融合:要素流动
08研究方法:规划技术体系 09空间治理:多主体协同
10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与监督
2025年第三期学术动态
01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 02城市开发与土地经济
06城乡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 07城乡规划管理与政策
09城乡可持续发展
2025年第二期学术动态
03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 04城乡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
05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 08城乡规划方法与技术
10 智能城镇化
2025年第一期学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