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弘扬城市设计的中国智慧,传承中华文脉
作者:段 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当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城乡现代化进程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作为以西方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淡化了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割裂了中国城乡的文化脉络。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理念。2021年,“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将党中央精神深入贯彻到城乡规划学科,需要探索通过城乡空间实现中华文脉传承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建构中国式城乡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1.西方城市设计方法在中华文脉传承方面的局限性

发端于西方的现代城市设计作为对城市三维形体环境设计与管控的一门学问,一直被认为是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工具。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于城市设计的探讨多处于西方语境,特别是深受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为代表的经典城市设计理论影响,且随着城市规划建设日趋系统化与专业化,城市设计在实践中呈现出分门别类、以要素为主的态势,如将城市或场景分解为公共空间、景观风貌等系统,甚至以色彩、高度、天际线等要素单独进行设计。显然,这种方法并不利于中国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延续,它忽略了千百年来中国城市空间要素互动契合形成的有机、稳定的组织关系,遗失了空间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其结果是仅关注对历史形式的模仿或历史要素的拼贴,难以实现城市文脉的有效传承。

2.城市设计的中国智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传承价值

事实上,中国古代在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丰富积累,这些城市设计的中国智慧体现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传承价值。以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苏州为例,其城市规划建设中涉及大量的“中国特色”,包括“四角山水”的城市格局、“城中园,园中城”的人工与自然关系、“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意象等等。特别是水系、陆地、建筑等空间要素彼此嵌套、相得益彰,在城市尺度组合形成一个“双棋盘”网络,使整个城市获得类似园林的空间组织关系。这种蕴含着“象天法地”“师法自然”等传统营建思想以及古人有关理想人居环境的特殊理解,亦是今日苏州城市空间在地性延续与发展的关键。可以断言,简单套用西方城市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是无法解决苏州城市文脉传承问题的。

3.空间基因可为城市设计的中国智慧提供演绎框架

本人2019年正式提出的“空间基因”包含了对此问题的系统性思考。空间基因指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长期互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表现为空间要素在层次、朝向、虚实、次序等特征因子上的在地独特性。空间基因一方面承载不同地域特有的空间信息,另一方面促进优化和涌现新的空间稳定模式,进而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与发展。空间基因可为城市设计的中国智慧提供演绎框架——在城市空间形塑过程中,通过在地性空间基因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延续空间要素的稳定组织关系,彰显城市特色的标识,传播空间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实现城市文脉的有效传承。以雄安新区为例,其规划设计承载着建构中国式城乡现代化新路径的重要使命。2017年起,我带领团队相继参与了雄安新区规划工作营、起步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城城市设计与城市建筑风貌设计等系列工程,其间通过空间基因研究,探讨了中华文脉在当代城市规划建设中传承发展的可能性。按照“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党中央要求,“一方城、两轴线……”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空间组织关系,被复现于雄安新区规划设计方案之中,使雄安新区在保持现代性的同时,拥有了一张庄重大气的“中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