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遗产智保护”专题
“遗产智保护”专题聚焦数字技术赋能城乡文化遗产保护,通过街景大数据、智能评价模型等技术手段,构建建筑风貌规划、城市色彩评估等智慧化管控体系。研究从规划遗产的本质属性出发,结合上海实践探索历史风貌区精细化保护路径,推动遗产保护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为化解保护与发展矛盾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彰显规划学科在文脉传承中的技术革新与人文价值。
-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都市圈共生”专题
“都市圈共生”专题立足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解析中国都市圈发展的空间逻辑与实践范式。研究以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区域为样本,聚焦深圳先行示范区、G312产业创新走廊等典型案例,系统探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空间规划的技术框架与制度创新。内容涵盖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的功能体系重构、多维空间融合策略、跨域协同治理机制等核心议题,既剖析长三角技术转移网络演化规律,也揭示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与“软衔接”的共生路径。通过上海五大新城建设等实践,展现超大城市从“单核集聚”向“多节点网络”转型的空间响应,提出规划编制方法从“技术管控”到“协同治理”的范式转变。该系列成果不仅构建了区域尺度下的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更为破解行政区经济壁垒、培育创新共生生态提供了中国方案,标志着城乡规划学科在区域协同发展领域的前沿探索。
-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中国式城乡现代化”专题
"中国式城乡现代化"专题聚焦新时代中国城乡规划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系统呈现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议题与本土化路径。该合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为实证样本,结合雄安新区等国家战略实践,深入探讨多尺度空间关联性、新基建规划、国土空间治理转型等核心命题。研究既关注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园区发展的技术维度,更强调制度创新中的公平治理转向,揭示从"增长联盟"到"治理现代化"的范式转变。通过解析《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制定与地方立法实践,展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互动逻辑,同时基于"双循环"新格局提出城市发展趋势的前瞻研判。系列成果体现了中国城乡现代化进程中规划学科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破解超大规模城镇化难题的理论自觉与实践智慧,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城乡融合规划”专题
“城乡融合规划”专题聚焦新时期我国城乡发展的核心议题,从理论建构、空间实践、治理创新等多维度探索城乡协同发展的路径。系列文章涵盖城乡融合研究的前沿评述与未来展望,以“空间生产”理论解析村镇聚落体系的重构逻辑,提出实用性乡村风貌规划的技术方法与在地实践,并从城乡关系演变视角剖析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趋势。研究强调跨学科融合与行动导向,既关注空间形态优化与风貌特色延续,也重视制度创新与社会资本激活,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体现了规划学科回应国家战略需求、迈向人本化与精细化的学术探索。
-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城市规划学刊》主编吴志强院士作主旨发言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11月12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致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城市规划学刊》主编吴志强作了主旨发言。
-
第21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2024年10月26日,第21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暨2024UP(United Planning)学科发展前沿、2024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成功举行。
本届论坛由金经昌/董鉴泓城市规划教育基金、《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由WUPEN世界规划教育组织、《GUIHUA》期刊、《Urban Studies》期刊协办。本次论坛是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院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也是2024年UP(United Planning)前沿论道系列活动之一,重点关注学科发展问题;同时也是联合国人居署Urban October (城市十月)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
-
2024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遴选获奖名单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和金经昌/董鉴泓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联合主办的2024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遴选”活动圆满落幕。本次遴选活动由学会和基金联合邀请8家具有正式刊号并在国内城市规划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学术期刊共同参与,分别为《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上海城市规划》《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及《城乡规划》。
本次遴选活动首先由以上期刊编辑部从该刊2023年度所有刊登的论文中推荐出42篇候选论文;然后由学会和基金聘请的13位初评委员于2024年6月通过投票方式从中推选出34篇论文,其中20篇作为候选论文进入复评,另外14篇获提名奖;再由论文复评评选委员会的73位评委对20篇获奖候选论文进行打分。最后根据60份有效选票的平均分数排名,确定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佳作奖8名。
-
第21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将于10月26日举行
第21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将于10月26日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B楼钟庭举行。
“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由金经昌/董鉴泓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
论坛以前瞻性、科学性、开放性为特色,关注未来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在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如何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城市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等重大问题。
论坛的演讲嘉宾均为国内外城市规划及相关领域内高层次的权威人士,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届,已成为中国城市规划界最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盛会。
-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数字化规划”专题
本专题合集汇集了“数字化规划”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实践探索,展现了城乡规划学科在2022-2023年的重要发展趋势。文章涵盖了多个关键议题,如人工智能在城市建设中的理论与模型架构、时空行为与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元宇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内容深入探讨了南京都市圈和厦门等城市的职住空间结构特征,并通过雄安新区的智能基础设施规划案例,展示了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这些研究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强调了大数据、智能技术与城市规划深度融合的趋势。
-
《城市规划学刊》诚募研究生志愿者
《城市规划学刊》自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创立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一直得到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以期刊为核心,学刊近年已扩展了学术论坛及优秀论文遴选等学术活动。
新时期为在国际化、智能化等方面实现期刊的全面创新发展,特面向全国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在读研究生招募志愿者,第一批招募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10名。
-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空间规划探索”专题(下篇)
合集(下篇)围绕城乡规划学科发展中的“空间规划探索”关键词,汇集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深度的文章。内容涵盖了市县统筹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践、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中“三区三线”统筹划定的难点与方法、海岸带规划的管制框架与核心管控边界、规划体系中的一致性与断裂问题、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逻辑与构建要点、基于人地和谐的空间治理框架、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上海郊野地区空间规划的创新实践,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知与行。这些文章通过具体案例与深刻分析,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多重挑战与解决路径,为规划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空间规划探索”专题(上篇)
“空间规划探索”合集(上篇)汇集了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关键探索与创新,涵盖了从方法论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深刻的见解和指导。文章包括对国家空间规划核心理论的探讨,如精准分析与适应性技术、北京、上海、广州等新城规划的多尺度空间关联性分析、创新发展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技术标准制定的关键问题、上海城市设计管控的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编制技术体系的顶层架构及关键突破、地块划分研究的历史与前景,以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的关键问题与省级规划建议。这些文章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沿进展,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城乡规划学科拓展”专题
“城乡规划学科拓展”关键词专题合集,探讨了健康城市规划的理念演变及其实践应用,分析中国城市规划在重塑期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创新应对策略,详述同济大学在规划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创新经验。学术笔谈汇集了多个城乡规划学科专家的观点,聚焦未来规划教育的新趋势,回顾同济大学规划学科的建设历程与发展经验,反思疫情对规划学科的影响与实践经验。该合集深入探讨多个关键领域,展示了城乡规划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减碳规划”专题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减碳规划”专题文章合集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包括城市街区减碳规划方法集成体系,碳中和导向下的城市设计实践,城市减碳三大领域的路径规划,绿色城市与低碳城市的目标、战略与行动比较,既有社区低碳更新的路径与实践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碳排放空间特征与碳中和策略。这些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为减碳规划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科学指导,致力于推动低碳城市和绿色城市的发展。
-
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十大关键词(2022-2023)—“安全韧性家园”专题
在全球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城乡规划中的“安全韧性家园”关键词主题尤为重要。本合集涵盖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既有社区低碳更新的具体路径与实践,新冠疫情对规划学科的启示,上海韧性城市规划的关键议题、总体框架和具体策略,以及疫情背景下城市-风险互构系统的理论构建与空间测评。这些文章为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灵活性与适应性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指导,旨在促进城乡规划在安全与韧性方面的持续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