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同济规划的认知始于“文革”后同济1977年恢复本科规划专业招生。本人既是1980年代后同济规划的“亲历者”,很幸运有1986—1989年在同济攻读硕士的经历,受教于陶松龄先生及诸前辈;又是同济规划的“旁观者”,在武汉从事规划教育工作近40年,全过程关注同济规划40余年的发展。
我认为改革开放后同济规划的历程可以概括为“二代人,各领风骚20年;三阶段,引领规划登峰”。
一、乘改革东风率先崛起,播送全国规划火种 据吴志强老师悉心追溯,同济规划始于1922年,德籍教授及金经昌等先生奠定了同济规划教育的基础。我认为,这只是同济自身的先行探索,真正把同济规划教育的火种传播到全国,是1980年代后。1977年同济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规划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生。1978年后国家实施改革开放国策,城乡建设百废待兴,城市规划建设需求巨大,各地对规划人才求贤若渴,同济不仅为全国输送了最早一批规划行业人才,也为1980— 2000年全国近40所新办规划专业院校输送了规划教师队伍。
我校1979年开始创办城市规划专业,同济规划专业77级于一丁、李颖、柯有五,78级殷毅、耿虹、张海兰、潘志伟、林良伟,79级朱霞,80级韩蔚及80级风景园林专业毛虹、王剑云等,4年12人来规划专业任教,可以说奠定了我校规划专业办学的基础,以至于当时我们号称“小同济”。1986年我入同济读研,班上有大量山建工、西北建工等院校考过来的学生作为各校师资委培攻读硕士学位,当年同济为全国新建规划院校输送的人才,大多成为各校骨干师资,可以说同济为全国规划教育播送了火种。我等同学当时普遍感觉,清华、东南等一流建筑院校,当时还是“大建筑”下的一个规划方向,只有同济有独立的规划专业本、硕、博全链条规划教育。
1980—1990年代,近20年,同济规划独领风骚,李德华、董鉴泓、邓述平、徐循初、陶松龄、阮仪三、朱锡金、李锡然、张庭伟等前辈是中流砥柱,诸位先生各有所长,往事情怀我辈学生记忆深处仍历历在目。在1980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1990 年代进一步开放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济规划在全国率先崛起,离不开这一代同济人在“文革”困苦中坚守,在改革开放之初抢占先机,在干事创业中担当作为。
二、沐世纪朝阳快速腾飞,引领规划逐梦一流 1978年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推进国家工业化及城镇化一直是时代的主旋律,城市规划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从1980—1990年代的物质形态规划→2000年代的综合战略型规划→2010年代后的资源管理型规划的嬗变,相应的规划教育基础及内容也不断发展及转变。
1980—1990年代的规划专业办学大多依托原有工科建筑专业,以物质形态规划为主导,学科及规划教育以建筑及工程技术为基础。以2000年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标记,规划被赋予战略研究、发展策划、空间规划等多种角色与要求,具有综合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空间发展的综合职能作用;规划学科从物质形态规划拓展为综合战略型规划,学科及规划教育基础也从建筑学拓展到城市科学。2010年代后,中国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紧迫的资源环境压力使规划重点转向资源保护、空间集约高效优化,逐步走向资源管理型规划模式,规划教育也走向“空间规划设计+”,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管理、+公共政策……。中国近半个世纪的规划学科及规划教育的嬗变,同济规划应该说是规划学科及教育发展的引领者。
中国飞速发展和广阔的规划实践舞台,使中国规划教育规模空前发展,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到2020年底,城乡规划本科生招生院校共232所,城乡规划学(0833)硕士点67个,城市规划专业学位硕士点29个,城乡规划(085300)博士点15 个。同济规划教育是中国规划教育逐步走向世界前列,在全球从“跟跑→并跑→领跑”的引领者。2000—2020年代,以吴志强、赵民、唐子来、伍江、周俭、彭震伟、孙施文、戴慎志、沈清基、夏南凯、张松、王伟强等改革开放之初成长起来的一代同济规划人传承前辈衣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同济规划推向世界前沿,在全球树起了中国规划大旗。
三、领时代潮流勇攀高峰,同济规划未来可期
2016年同济城乡规划学入选全上海21个I类高峰学科,聚焦9个学科前沿方向,组建了跨学科创新的高峰团队,这是全国层面规划学科展现的少有的竞争力,难度高于入选全国一流学科。2020年,我有幸参与同济城乡规划学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深切感受到同济规划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上取得的骄人业绩。
新时代新一代同济规划人在吴志强院士等前辈带领下,以国家发展战略和服务社会为导向,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角度强化规划学科和规划教育的基础,从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多学科交互作用平台的主干型学科和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培养人才的目标出发,融贯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着力构建能够统筹安排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满足城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和动态引导控制的城乡规划知识体系和教育培养体系。目前同济规划在城市大数据及智能感知技术、城市健康韧性空间规划、城市低碳生态空间规划、城市气候适应空间规划、城市更新与社区智能治理等前沿方向已初步取得领先性成果。
百年同济规划,数代人砥砺奋进,春华秋实,砾果累累;新时代踔厉奋发,芳华正茂,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