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母校同济大学开设规划设计课程的百年纪念,是中国现代规划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对正确认识规划学科,探索新时期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我作为一名受恩于母校的城市规划师,今年也恰逢入学40周年。回顾在母校学习4年的收获,反思近年来的工作体会,切身感受到同济大学的规划教育在我身上留下了深刻烙印,也从众多校友对国家的贡献中体会到同济大学规划教育对国家城市建设事业的重要影响。通过这些年来和母校老师的交流,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系列活动,我个人体会同济规划学科建设有以下特点。
一是开放的胸怀。记得入学之初,老师就告诉大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是“八国联军”,倡导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从一年级“建筑初步”课首开平面构成,到四年级多位老师讲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学、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奠定了我对规划的知识结构是多元、开放的基本认识。从冯纪忠先生、金经昌先生、李德华先生、董鉴泓先生、陈从周先生等前辈各具特色的授课里更是学到了丰富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开放的胸怀、多元化特色是同济大学规划教育给我最深的一点体会,对我工作这么多年来,广泛吸取各方面知识,不盲目迷信权威,坚持独立思考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也注意到最近20多年,更多院校、不同专业背景,以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多类型人才加入到教学团队,拓展了规划学科建设的视野。2001年世界规划院校大会在同济大学的举行,充分彰显了同济规划教育海纳百川的气势和胸怀。由董鉴泓先生创办、吴志强院士接手的规划学科论坛(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更是常开常新,成为融贯各种规划思潮和促进学科建设的年度重要平台。作为国内规划教育的领军团队,我想应该永远保持这种开放的态度。
二是严谨的作风。同济大学的规划教育根植于工程技术,注重理工科扎实基础知识的培养。从最初的建筑学训练到后面的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这种严谨、科学的态度贯穿始终。以建筑学训练中尺度的把握为例,当年葛如亮先生关于室内设计以“厘米”记的一席话,我至今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手张开是20cm左右,抬起手臂摸高2.2m,这些随身携带的尺寸我一直用着。工作以来,我参与多项设计,小到居住区,大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乃至于全国尺度的城镇体系规划,空间尺度的合理一直是我把握规划的重点。回过头来看,由于对微观尺寸有感觉,才可能对超大尺度的空间有所把握。反之,是很困难的,这一点我在工作中体会很深。至于当年的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系统工程等课程的训练,现在感到更多的是科学和工程思维逻辑的训练。随着时代的变化,规划基础课可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我认为严谨的逻辑训练对于规划这样一个以建好建精城市为目标的专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创新的意识。创新,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案是我在同济大学规划教育中感受到的另一个特点。“要重铸不要抛光”是老师的言传也是身教。4年里的多项设计课中,我们总在不停地修改方案。有时是老师的要求,更多的是同学们的自觉行动。我还记得有一年老师介绍天安门广场西侧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的全国竞赛过程。同济大学的方案一上来就是不对称的,明显不同于其他几家极尽方正、对称的特点。几轮下来同济的方案虽逐渐规整,但总体而言依然个性鲜明。很多年以后,我被邀请参加清华大学北区学生宿舍的方案评议,两所著名高校设计院出方案,一个规整、传统,一个活跃、特色鲜明。我第一个发言推举有特色的,专家组最后也都倾向于这个方案。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出场介绍方案的主创设计师竟然是教我们入学第一课“建筑初步”的赵秀恒老师,我当时真是百感交集,领我入门的老师这么多年来仍然创新不辍,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也彰显了同济特色。创新的这些点滴可以说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这些学子身上,同学们在不同岗位所做的贡献我总能看到这些影子。创新,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工作的态度,当今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要真正做到符合时代需要,满足人民需求,创新确实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四是人民的情怀。规划的人民性是金经昌先生对我们一再的嘱咐。记得毕业那年几个班干部分头求老师们的毕业赠言,看到冯纪忠先生、陈从周先生、董鉴泓先生、戴复东先生、陶松龄先生以及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校长江景波先生的题词自然是十分高兴,但看到金经昌先生的题词还是被震撼了。金先生用信纸密密麻麻写了两页,题目是《城市规划是具体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他写道:“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具体的为人民服务。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要解决好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规划和建设的每一步骤,都要想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规划是未雨绸缪,不是临渴掘井,不能不从人民需要的长远利益着想,只顾眼前利益,仓促上马,只能使今天的‘建设’成为明天‘改造’的对象。城市是为人民自己的需要而建设的,不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或者别的什么人。”近千字的题词里,讲到了城市的变化,讲到了保护与发展,讲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规划要为人民服务。30多年过去了,金先生的话言犹在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如今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虽然实践的道路依然漫长,但为人民服务应该是规划教育的起点也是规划教育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