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韧性与空间规划
作者:潘海啸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在经历了150多年的工业化、砍伐森林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之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增长到了300万年来前所未有的水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只要全球气温上升,气候极端变化现象就会继续增加。截至2011年,CO2排放量已约达排放控制预算的一半。避免CO2过度排放是控制全球气候不可逆转变化的关键。2018年10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报告认为,与升温2℃相比,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内可以避免一系列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

报告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城市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快速、深远和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实现“快速且具深远影响的”转型。到2030年,全球人为CO2净排放量必须比2010年的水平减少约45%,到2050 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我国提出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尽管如此,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2021年气候变化报告指出温室气体的总量在上升,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目标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根据测算,这一临界值有可能在数十年内即被突破。处在气候危机之中,今后我们的城市面临更加严峻的暴雨洪水、干旱和风暴的影响。为此必须及早提高城市的韧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韧性城市这一概念起源于对生态系统的研究,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和社会治理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工程抗灾角度理解的韧性为受到冲击后工程构筑物保持或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韧性城市则必须考虑社会的公平性和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也就是在受到外界冲击导致某些城市系统被破坏的情况下,城市在功能退化的模式下仍能维持运行,保证人们特别是弱势群体在城市里的工作和生活能得到维持,并使城市逐步恢复其功能的能力。

为了提升这种能力我们必须首先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和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对城市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冲击的规律,进行科学的判断,并对各种应对措施进行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分析,提高城市建筑物、工程设施和河道水系的抗冲击能力,避免城市的空间布局或重要城市技术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布局的脆弱性,科学研究是保证空间规划措施有效性的基础,缺乏科学研究的任何空间规划都不可避免具有盲目性,需要空间规划部门密切关注卫生健康、地质灾害、水利和大气专业的研究。

其次,要提倡建立在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体系之上的紧凑混合型的空间模式,或多模式平衡型绿色交通与空间耦合模式(简称为5D模式),避免碎片状低密度的发展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减少CO2的排放,延缓全球气温的上升,也有利于城市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转和保障。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城市崩溃主要是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城市服务体系的崩溃。多模式绿色交通系统有利于保障维持城市基本服务从业人员的安全通勤,其中有许多是必须依赖绿色交通的中低收入群体,所以城市空间规划要有利于多模式绿色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由于疫情的影响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可以在远程完成,城市中央商务区大规模单一办公用途的空间利用模式会受到远程工作的挑战,这些商务区空间的混合使用也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趋势,在空间规划中必须考虑这些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完善。

其三,从备战角度出发需要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目前各种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在和平时期保证地下空间在极端气候的安全性及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城市的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空间的节约、地下空间的建设成本问题,也要考虑到地下空间应对这些冲击的能力,在三约束的条件下审慎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当然如果遵循以上提出的5D模式也可以大大减少为小汽车使用的各种隧道工程和地下停车场建设的必要性。

空间规划的有效性也取决于社会沟通和社区合作,面对未来冲击的不确定性,建设韧性城市必须加强社会沟通能力的提升,社区规划不仅要考虑物质空间规划,也要为社会沟通创造必要的条件,对残疾人和弱体力群体要有专门的服务网络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及与社会沟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是对已有城市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也为城市空间规划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给城市走向绿色集约和包容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