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建立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新型技术体系
作者:周静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为应对来势迅猛的老龄化浪潮,规划中强调了以居家为主的养老体系。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居家养老”的比例已经高达96%。这是由于老年人更习惯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养老,也因为高房价让很多老年人无力择居来改善居住条件。与此同时,也有数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老年人对住房条件满意度低,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问题。尤其是在老旧住宅中,除了结构老旧、年久失修、质量差等问题外,对空间灵活改变及适老产品的配置更是不能应对。因而,“实现居家养老应从老旧住宅的适老化改造开始”成为共识。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他们率先形成了住宅适老化改造体系。美国在多次修订后的《老人法》中对老年住宅、福利设施和社区计划进行了部署,于1970年在各州推行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计划。亚洲国家中,日本于1986年颁布了《日本长寿社会对策大纲》,针对居住环境体系提出了“适应终生生活设计”的基本原则。于1992年制订、1995年实施的《长寿社会对应住宅设计指南》,规定了无障碍化设计具体标准,充分保证老年人的居家安全。1990年代至今,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已从建筑本身延伸至老年人与居住环境的关系上。在适老化住宅改造实践方面,斯德哥尔摩老旧小区的更新实现了外观与建筑空间的彻底改造,运用废旧材料,实现了功能重构,解决了屋顶、排水设备功能老化等问题;日本UR都市机构(原住宅公团)建设了实验性住宅,进行部品研发改良、设计方法优化。

我国于2016—2020年,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与落实改造内容,国家和各地政府机构也纷纷出台了既有建筑(含老旧住宅)规范标准与导则。如《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技术规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等,从政府层面对老旧住宅改造予以大力的推进和倡导。

从目前来看,现有的老旧住宅改造多集中于节能、保温与安全性能的提升,在建筑结构、外围护的节能减排、外观造型的美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空间适应性差、改造技术落后、施工周期长、影响干扰大等问题,尤其是不适老成为最大的痛点,且又缺乏与之对应的改造技术体系的支撑,形成瓶颈。

老旧住宅的现状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居住与生活要求,甚至存在隐患,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更难实现绿色可持续理念下的对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保障和居住者对多样化及个性化的追求。面对这些问题,亟需建立新型的、针对性的、系统性的适老化改造技术体系。

随着可持续绿色建筑发展理念的不断发展,推广装配式装修技术成为我国住宅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从2016年开始,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践项目的落地都印证了装配式装修技术在住宅建设领域的蓬勃发展。

关于寻求新型建造技术,装配式装修的方式契合了建设方式转型、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及“以人为本”的目标。它在住宅资源长久利用、空间灵活改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工业化部品的高品质、批量生产、建造速度快、易安装易替换等特性,有助于较快速地解决老旧住宅存量大、品质差、不适老等问题,也为居民实现依照喜好进行个性化空间设计提供了保障。

基于装配式装修方式的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体系,可通过对装配式体系、适老化技术、空间灵活性、工业化部品、干式工法的采用,解决改造技术瓶颈问题,使老旧住宅成为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家庭结构老年人需求的安全、适老、健康、舒适、灵活可变、绿色环保的“居家养老”空间,实现住宅作为社会优良资产的长久使用。它也将为住宅产业化领域开拓潜在的工业化产品的巨大市场,有助于促进相关工业化部品、产业链的发展,促进新型建造产业现代化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