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在于它的公共性
作者:童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自古而今,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一座城市的共享客厅。对于居住并生活于城市中的市民而言,公共空间不仅是其从事城市生活的实体环境,并且也是难以割舍的精神依托,同时它也体现着城市的主要形象,是通往城市灵魂的重要窗口。从这一角度看,公共空间的营造是构筑城市社会生活及其愿景的重要方式。

然而当前在城市建设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却是:公共设施建设的越来越多,由此而来的生活便利性却在逐步降低,以至于需要通过“生活圈”的方式来进行谋划;公共环境建设的越来越精致,在现实领域中的生活气息却是越来越衰弱,以至于需要通过“烟火气”来进行强调;文化场馆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也越来越巨,但是与日常世界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由此激发的公共生活越来越少,市民活动的参与性并不是很高,以至于需要通过“品质”这样的概念来加以探讨。

当今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存在问题吗?如果从表象上看,当今城市的环境面貌相较以往普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仍然需要作为一个议题进行强调,则意味着这个议题所涉及的不仅是一个形象问题,而且在于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同时,公共空间也不能与公共事务轻易画上等号,公共资金投入的建设未必就会形成气息浓郁的“公共”环境。当今的许多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就在于公共性的衰退甚至缺失,从而只是成为某种单向性的审美趋向,成为一种单纯性的展示环节。

这可能是在当前许多城市规划或者建筑设计中遭到忽视的一个方面,而且也不是中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独自面对的问题。简·雅各布斯在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曾经这样大声疾呼:“不幸的是,那些庸常的规划者们似乎看上了这些大受欢迎和充满吸引力的地区,势不可挡地在这些地区运用了头脑简单化破坏力巨大的正统城市规划理论。他们拥有足够的联邦政府的资金和权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规划者可以很轻易地毁掉城市的混合首要用途。其速度远比这些用途在未经规划的地区的成长要快得多。因此,这样的混合首要用途的损失是全方位的,事实上,这正是今天所发生的事情。”

于是,当今大多数城市公共空间所面临问题的一方面原因就在于针对“公共性”的理解,而这也奠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公共领域是与私人领域相对而言,它意指“他人的在场”“众人汇集之场所”。在此场域中所从事的活动不是私人的、群体的,而是公共的。汉娜·阿伦特将公共空间比喻为一张桌子,围绕着它则是共同生活于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人。如果没有这一张桌子,这些人则失去了彰显、交往、沟通的可能,而这一张桌子如果没有放置在众人之间,因而也会失去其“公共”的属性。

在以往,公共空间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们是城市中素不相识的人们进行自由交往的地方,因此城市的公共场所充满了活力。公共空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承载着城市的基本属性,如果公共环境缺乏了公共性,城市将丧失其作为城市的基本特征,从而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聚落。雅各布斯因此认为,“我们很难相信这么一个事实,即大城市是天然的多样化的发动机,是各种各样新思想和新企业的孵化器。城市是成千上万个各个行业的小企业的天然经济家园。”

因此,公共空间并不爱富嫌贫,那些拥有很好的混合用途、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发城市多样性的街道和环境理应得到珍惜。街角广场、城市花园、文化设施以及各种类型的公共场所,它们的品质可以体现出一座城市对于多种人群的接纳,对于新生事物的理解,以及对于不同差异的宽容,进而也能呈现出一种活跃化的社会生活,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商业机遇。公共空间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它们不断地探讨并融合人类社会的边界和标志。

我们不能跨越时间和文化,用预设的分析模型来探讨空间形式和城市意义的产生。正是在日常生活的历史性框架之中,一个由钢筋水泥所构筑的实体环境才会有血有肉,其中的社会价值才能被很好地理解,公共空间的本质才可以得到观察。

公共空间的品质只能由其中的公共性来衡量,由它对于城市生活的贡献来比较,而不能成为某种城市管理效率的体现。公共空间是有内容的,也是多元而丰富的,它可以容纳并综合不同的用途,生发足够多的多样性,从而繁衍出充裕的城市文明。因此,公共空间的含义意味着它兼具包容与开放,它的品质不仅在于具象性的外表,而且体现于其中包容的城市生活以及公共性特征,这相应的也是由市民的各类行为活动所塑造,它是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实质性空间。

于是,所谓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不仅在于其物质环境营造的精致程度,而且在于其中城市生活的丰富程度,其难点就在于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关系。高品质公共空间的建设难点就在于如何成为既精致又鲜活,既有序又动态,它不仅适用于城市的一种庆典模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兼容日常生活;它不仅需要考虑向外来的宾客、参观者进行展示,同时需要更加能够兼容普通的市民、孩童、老人、残疾者……当一个城市环境中那种无形的隔阂界线消失了,它的公共性也就自然得以成立。

公共领域必然不是由某种同一性的世界涵盖,若非如此,一个融洽而鲜活社会的表现与沟通就会失却其界线与层次。因此,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显然不是通过一种简单的“营造”所能单方面创造的,关于公共性及其“品质”的议题只能在社会和历史的语境加以探讨,它必然是在一种协同机制的情况下形成的。针对城市环境中陈旧、凋敝的现象进行整饰是其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城市生活、文化氛围以及地域特征的培育,以及对于单调、贫乏以及由此而来的吸引力、公共性衰退的应对。各种类型的共处、参与、沟通与交流都是合理存在的,这需要来自各种政府部门的协同参与之外,还需要来自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社会形态和物理空间、公民文化与建筑之间的关联性,孕育出丰富而多样的市民生活与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