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以精明治理谋人民满意——关于高品质街道空间协同营造的思考
作者:张晓春(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总经理、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董事长;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以精明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

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不仅承载了大城市每天超过千万人次的绿色出行,更承载着市民活动、休憩、交往等多元诉求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高品质街道不仅是彰显文化底蕴、特色气质的城市名片,也事关每一位市民的安全、健康和幸福。提升街道出行和活动体验,营造有温度、有记忆、可传承的品质街道空间氛围,是城市交通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内容,更是决定城市创造力、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以人民为中心的街道品质设计,应更加关注市民在街道中参与的各类活动和体验感受。相比传统道路交通改善,高品质街道空间的营造需要以精明治理为核心,在理论基础、规划方法、技术工艺、保障机制等方面大胆突破和创新,探索全新的发展范式。

一是以交叉学科融合的理论创新为指导。街道不仅是高效出行的设施网络,更是承载市民幸福的生活空间。路网通行能力、饱和度、运行速度、路口延误等不再是衡量街道的唯一角度。理论体系应突破交通规划、交通工程的传统框架,向城市设计、活动空间理论、社会学、心理学、人体工学、色彩学等跨学科融合拓展,探索交通服务、空间环境、人的感受与活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街道品质提升的关键在于紧密围绕人的安全感、幸福感等情绪感受和活动需求,协同发挥交通、城规、景观、智慧等多专业优势,以交通设计促进街区功能优化,以城市设计统筹特色风貌,以景观设计提升环境品质,以智慧设计营造伴随式体验,通过相互嵌套、一体化的“四个设计”,促进U型空间的完整再造。

二是以数据驱动治理的方法创新为支撑。高品质街道营造要求突破传统交通改善中的“决策者视角”,采用全新的“参与者视角”开展街道设计和品质提升。数字科技的飞速迭代为规划者、决策者认知交通复杂巨系统、提取人的复杂活动规律注入了全新动能。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融合和“时空对齐”,精准还原人车轨迹、街道活动特征,提取不同出行目的的市民在不同时段、空间的完整活动规律。借助新技术方法的突破,各类人群对空间场所、街道设施、交通服务等多样化需求将可得到细分,为进一步优化城市设计、重构道路空间、营造活动场所和升级智慧服务提供支撑。

三是以品质传承文化的工艺创新为手段。道路设施以及街道家居小品不仅是街道功能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文化特色、景观风貌和记忆情怀的重要载体。家族式设计、色彩与周边街道界面和街道功能的围合感,与其本身功能同等重要。在街道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街道设施降本增效问题,还应形成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艺术传承符号,以百年街道塑造百年城市。

四是以时空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高品质街道营造是一项复杂的时空组织工作。空间上受制于多个责任主体协同难,道路红线内外往往存在“两个世界、两番景象”。时间上涉及规划、设计、建设、养护多个时序,规划方案与实施效果常出现较大偏差。高品质街道营造亟需面向多元利益主体,建立时间、空间上协同统筹机制创新解决上述问题。空间上,探索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政府与社会、政府各相关部门在街道建设管养方面的组织协调,将道路红线内外全面拉通,实现街道U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和整体改造。时间上,探索P-EPC (Planning-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全流程项目管理模式,将规划设计师负责制贯穿街道建设全过程,保证规划意图在工程设计、施工等各阶段的精准传递。

高品质街道空间的协同营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时期交通改善领域的全新话题,亟需以交叉学科融合的理论创新为指导、以数据驱动治理的方法创新为支撑、以品质传承文化的工艺创新为手段、以时空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在街道空间营造中谋求政府担当、专业情怀、人民满意的高度统一,以精明治理实现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