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以精细化设计提升街道空间品质的实践思考
作者:张尚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宜居生活、提升人文内涵的基础。过去三年里同济规划团队深度参与了上海杨浦区社区更新,共有12位专家教授担任社区规划师,系统开展了以精细化设计提升街道空间品质的工作,该项目获得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结合这次实践谈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街道品质:符合生活常理,维护地区特色

街道空间是最直接体验一个城市建成环境的价值追求、反映建设管理水平的载体。是否以人为本,往往从城市街道的细节中就可以感受到。四十多年快速建设,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不断得到改善,但也普遍存在以工程思维看待道路功能,忽视其公共空间价值,诸如一味以车为先、拓宽道路、压缩人行道、砍掉行道树等现象。

2018年初,上海开始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以提升街道空间品质为目标的美丽街区行动。杨浦区是上海老工业区,老旧社区集中,人口结构多元,老龄化程度高。城市建设短板明显,政府财政相对困难,面对量大面广的街道空间,需要理清整体推进思路。

“高品质”并非所谓“高大上”,在项目开始之初既确立“符合生活常理,维护地区特色”作为顶层设计的指导原则。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层次出发,提出“安全整洁、宜人活力、特色营造”三个基本维度,以安全整洁作为底线,理清分层次、分步骤、差异化推进美丽街区建设的思路。杨浦以“百年工业、百年大学、百年市政”著称,针对历史文化资源多样、社区级路网发达、林荫道丰富等特点,及大学周边、工人新村社区等人群使用需求,挖掘杨浦街道特色空间营造的基础。

二、精细化设计:建立以评价为基础的设计策略和行动框架

精细化设计是以系统化评价为基础,将精细化设计策略和精准化行动加以整合的整体设计思路。通过系统化评价建立精细化设计的任务清单。识别杨浦街道空间的特点和问题,对全区街道进行分路段、分类评价。明确亟待整治的短板街道地区、以完善功能为主的一般街道,及需要着重打造的特色街道,作为差异化引导的基础。

围绕控底线、抓重点、做特色,建立精细化设计体系。以落实保障充足的人行空间,作为底线控制策略。在资金和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梳理重点地区、重要空间和关键系统,形成多层次、体系化的设计策略。针对一般线性街道空间,确立街角、社区出入口、附属绿地、地块交界等四类关键节点空间,明确其优化原则。在全区层面推进绿道体系、标识系统、街道设施、滨水慢行等四类重点系统建设,提升整体形象。将高校周边、滨江地区、江湾五角场地区等富有杨浦特质的地区作为重点优化地区。

面向实施和管理,将精细化设计策略转化为精准化行动。针对不同的特色道路,提出针对性的设计引导。从项目实施角度,按照时间维度建立项目库。从规划管理角度,提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针对分区、分路段管理,制定实施导则和管理流程。

三、协调沟通:贯穿精细化设计全过程的工作方法

项目从谋划、规划到实施持续了3年。项目的缘起本身就是沟通协调的结果,2018年在社区规划师倡导下,为应对建设资金和时间有限、突出实施重点和杨浦特色,与区政府达成的共识,启动编制上海全市第一个覆盖全区的美丽街区总体规划。

在调研环节,项目团队对全区200多条道路、近1200个路段,开展了全覆盖的现场调研,问需于民,建立了完整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数据库。在设计环节,针对先期启动的几个项目,与周边居民充分沟通,结合同济大学老师的研究成果,将无障碍街道、健康街区、儿童友好、创新社区、社区共建等设计理念落实在街道建设中,目的是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在规划实施环节,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作用,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如阜新路局部地段人行空间被行道树和电线杆侵占,行人均在车行道行走,非常危险。在社区规划师和居民、政府多轮协商后实施围墙后移,成为上海第一个通过设计优化、保障人行空间的实施案例。

沟通协调推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效果,激发起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感。通过社区规划师培训、社区共建组织、小小规划师等系列活动,组织居民了解并切实参与到规划实践中。

四、回归生活:街道空间的公共价值与城市治理的挑战

杨浦以精细化设计提升街道空间品质只是一次阶段性的实践。我国城市建设已经步入存量时代,上海2035总体规划明确提出,通过城市更新不断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是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重大战略之一。营造高品质街道空间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转变。

首先,发挥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城市发展是多维度的,街道空间看似微小,却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回归生活是街道空间的公共价值所在,不仅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与城市功能协同进化、激发潜在的动能、传承历史文化、展现人文情怀的过程。

其次,建立常态化评估反馈机制。提升街道空间品质是一个动态过程,相比建设过程,管理运行更加关键,不仅要协调各级政府、部门资金项目安排和管理事权,同时要建立起规划建设管理相统筹、可持续的运维模式。

再次,建立多方参与的激励机制。政府推动与多元主体培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市民、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专业人士协调能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