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立足“五新”要求,推动“多标统一”
作者:黄慧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土空间规划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改革。技术标准体系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四个子体系中的重要构成,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应重点围绕新使命、新理念,新要求、新形势,新作为等五个方面持续创新,全面推动“多标统一”,促进实现“多规合一”。

1.落实新使命,尽快形成国土空间规划的主干标准并衔接重大专项标准,继承与创新推进“立改废”

过去空间规划不合一重要原因之一是多个技术标准的衔接不充分,甚至出现打架。各规划都在各自领域大多建立了一整套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需回归到“多规合一”的使命要求,按照连续、稳定、转换、创新的工作思路,充分吸收借鉴已有规划相关技术标准,尽快建立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相配套的主干标准,并做好与相关部门衔接重大专项标准的工作,做到取长补短和整合创新,与规划改革实践需求同步推进“废改立”。同时与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相适应,注重加强各层次类型规划标准间的衔接配套和协调管理。

2.树立新理念,扬弃一些理念落后的技术标准,以“一美三高”为任务导向引领高质量发展与规划转型

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空间发展方式已经逐步从增量转为提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体系,具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价值属性要求。过去相关规划技术标准偏重于应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建设空间需要,对全域全要素管控和品质提升方面存在不足。一些理念还是旧时代思维。比如在土地现状用地分类中,滨海滩涂用地原划入未利用地,是垦造耕地的重要来源。但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下,滨海滩涂是维系滨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简单地划入未利用地。部分技术标准体系由于颁布时间较早,已经不适用于当前高质量发展、全域全要素的空间治理需求。如2006年颁布的《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对水域管理提出了管理要求,但其较多关注城市范围内的水系,并不适应当前水域全域管理的要求。

因此,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标准体系应树立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聚焦美丽国土空间格局,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治理等“一美三高”的任务导向,不断为经济社会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提供基本准则。

3.体现新要求,编管督全过程管理促进规划精细化

过去由于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监督各阶段衔接不畅,经常造成规划、建设和管理脱节,编制与实施两层皮,规划自身难以合一的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不仅要求实现“多规合一”,同时也要求实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包括编制、审批、实施、监测、评估、预警、考核、完善等全过程的完整闭环,同时也覆盖了国土空间保护、开发、修复和治理等全方位的整体领域。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应适应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域全要素的管控要求,推动解决管理流程和空间治理的“碎片化”问题,通过细化、量化、固化等多种手段,对规划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精细化的管控和引导,为规划编管督一体化提供标尺和依据。

4.适应新形势,为地方标准预留接口,刚弹适应提高标准应对力

技术标准体系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等。我国地大物博,地区差异大。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要立足我国国情实际和发展转型阶段特点,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注重效果导向、加强对市场变化的应对性。

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要始终把握好刚性和弹性的度,切不可脱离实际搞一刀切。技术标准体系中不仅要有刚性管控的要求,也要提出指导性的要求,要预留未来拓展和细化的接口,同时也应要允许地方有自己的创新。以用地分类标准为例,有的地区根据管理实际确定了一些新的地类实施控规管理(如M0),这些工作较好地适应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新形势,对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可考虑采用基础框架+核心组件的建构方式,以用地分类标准、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等为标准基础,围绕三条控制线、风貌管控等重点领域打造系列规划标准簇,持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技术生态,形成具有高度自适应的类型体系。依据标准的外延和管控力度,形成包含国标、行标和地方标准等不同类型标准组成的层级体系。

5.展现新作为,对标国际推动行业持续进步

最后一点,就是与国际接轨。在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空间发展面临了一些与世界发达国家一样的“共性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空间治理和规划管理的经验,汲取国际城市的教训,扬长避短,做到与国际接轨,对于推进规划行业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在规划标准制定过程中,应该坚持世界眼光,主动对比与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差距。要从行业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推动我国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推动行业进步,促进经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