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社区空间精细化治理的几点规划思考
发布时间:2023-12-21 作者:骆悰(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重大办主任)

首先,社区空间精细化不等于均质化,相反应更加关注社区间的差异化、社区生活的丰富性和空间诉求的多元性。

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型,社区规划受到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近年来,上海在社区空间精细化治理层面也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早些年的社区微更新到四大更新行动计划再到整体性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社区空间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社区之间差异化、社区生活丰富性、空间诉求多元化的特点十分鲜明。

社区间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新建区和建成区的不同,建成时间、配套标准、建设强度、建成环境、发展区位、人口密度、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消费能力、治安状况乃至生活习俗等都会带来不同的社区空间特性。通过差异性识别社区的独特性,或将是实现精细化治理的基础前提。

社区生活的丰富性一定程度能反映社区的品质。根据我们的一项针对菜场空间与买菜行为的研究,多数买菜行为并非规划中的菜市场与家的简单直线折返,而是扎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复杂行动。从小区门口100m到120min慢行往返范围内都可能是日常买菜的市民的主动选择,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丰富的社区日常生活。相反,按照标准的500m半径和15min时间完成的买菜行为反而因其较强的目的性与计划性而折射出所在社区功能的单一与空间的单调。

从上海的实践探索来看,社区空间的诉求早已超越配套设施而涉及现代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或者说社区空间的品质绝非规划设施一项,而取决于多元要素的质量。例如万里社区的生活圈规划就覆盖了住房、就业、医疗养老、治安防灾、康体健身、邻里关怀、人文教育、环境美化、低碳环保等。

其次,社区空间精细化不等于规划管理的无限延伸,相反应设置管理权的边界,向下合理度让或共享部分管理权限。

管理的层级愈多,其应对新问题的响应能力就越低,因此越是精细化的社区空间管理,越需要划定合理的政策边界、收缩管理权限,向下度让或共享部分管理权力。改变由政府大包大揽一刀切管理的模式,加强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通过提高公民意识拓宽公众参与的深度广度,探索部分基层规划自主、社区自治和多元共治。

再次,社区空间精细化也不等于规划规范与标准的再精确化,相反应引入模糊功能和留白用地等应对手段。

考虑到社区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以及具体诉求动态变化的特性,规划应以充分保障普适性、基本型诉求为前提,以负面清单的方式,针对建筑空间和建设用地分别采取模糊功能(与弹性用地的做法不同,后者是正面清单的做法,并以细致的功能预判为前提)和留白用地的做法,为空间诉求的动态变化和社区自治的创造性留下足够的余地。

如果说从千人指标到15分钟生活圈是转换了设施标准的配套逻辑的话,社区空间精细化治理将要求转变规划的判断逻辑。从规划技术应对的层面有两点粗浅的思考:

一是规划编制层面,以政策制定的逻辑丰富规划编制的手段。

正在征求意见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以适应条线管理的要求组织其内容体系,但作为多种规划政策手段综合作用下的社区,如果仅以此为唯一编制手段就不可避免被分解入不同的专项并消解了社区物质设施以外的内容。社区空间质量作为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可在上层规划编制层面建立“目标——策略——行动”的政策制定逻辑,以易于发现并解决社区空间的问题与诉求。

二是规划方法层面,抬高重心、拓宽视野、加深研判。

规划重心抬高一寸:把规划目标从配套设施上移到社区品质;规划视野拓宽一尺:放大规划的研判范围,从更广空间维度判断社区的差异性,从更长时间维度把握空间诉求的变化趋势;规划研究更深一层:透过规划手段了解其背后的政策工具。但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是社区空间。

社区虽小,五脏俱全。社区空间质量考验的不仅是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也考验着规划行业的进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