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社区治理,融合空间更新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作者:苏立琼(上海市长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当城市建设日渐重视存量提升的时候,城市更新开始深入到了各类城市空间。其中,社区空间的更新因和每个市民密切相关而备受关注。由于涉及到的空间主体较多,人群组成也较丰富,这一大类更新虽往往“动作”不大,但面对的局面却尤为复杂。

自2016年起,上海开始推进“行走上海——社区微更新”试点工作,街道和居民区主动申报试点,政府平台协助征集方案,选优实施。通过几年的积累,效果深入人心。居民和基层社区管理者,如今经常会主动求助设计师和社区营造组织,来帮助实现对家园环境的提升,形成了“自下而上”为主的更新路径。

从2019年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的试点工作也在全市展开。从对整个街道的规划评估入手,梳理社区更新的需求,统筹出“一张蓝图”和“一份项目表”,集合各类实施通道,逐年推进实施。通过对整个街道尺度的居住、出行、服务等六大系统的评估,从较为中观的角度“自上而下”地为确定社区空间更新的内容提供了支撑,论证必要性,并厘清可实施条件。

为了实现较为理想的社区空间更新效果,需要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方向有机融合,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穿插进行,其中的融合剂,就是不断提高的社区治理水平。

1.使用者的参与度决定更新实效

在2016年社区微更新试点中,长宁区在当年完成了两个试点的建设。更新方案都是通过广泛征集后好中选优,设计师有经验有情怀,施工过程中也认真全程把控;竣工后,在媒体和公众的口碑都甚好。但一年多后回访,一个试点里更新的绿化空间实际并没有得到充分使用,虽然空间的可利用性得到明显提升,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另外一个试点却是不断自发深入推进,又经过了2.0和3.0版的持续更新,完成了一系列有趣有活力的更新项目,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案例。

两个试点效果的差别并不在于设计或施工优劣。前者租户较多,人员流动多归属感差,在方案征询意见时,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表示只要不用他们自己出钱就行(费用来源于小区环境整治的政府托底经费)。而后者有一位能干的居民区书记,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空间更新的积极性,较为仔细地和设计师沟通了使用需求,实现了将更新空间作为睦邻活动场所,随后的每一轮后续更新也都得到了居民持续的积极参与和认同。

2.通过细致沟通协商实现多方共赢

苏州河岸线贯通,是一项先有顶层设计,再有具体推进的空间更新工程。在实施中,局部沿河步道需要从小区内通过,如何获得小区居民的同意,简单宣传工程意义并不能达成。社区工作者仔细分析了中山公园附近滨河小区的特点,收集到了居民对一些配套设施老化的忧虑,了解到居民对步道贯通后小区安全的担忧,也发现小区原来的滨河空间是卫生和景观死角。

经过反复协商沟通,设计和实施团队拿出了结合“精品小区”“美丽家园”工程对小区整体环境提升的方案,弥补了配套设施老化的短板,在步道和小区其他空间之间设置了绿化隔离,并布设了带安保监控的隔离网,同时还给居民配了通往步道的专用门禁卡,方便使用滨河休闲空间。贯通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3.掌握需求后先行规划统筹

老旧公房加装电梯是如今的热门诉求,但普通居民往往不知道如何着手,也不清楚自己家加装电梯是否有客观条件。也出现过同一栋楼3个门洞的居民好不容易各自达成一致具备加装条件,提交的电梯立面形式却大不相同,也都不愿意修改协调。

为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服务居民,尝试将规划引导前置。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针对收集到的社区需求,对相关小区进行整体评估,筛选出全部有加装电梯条件的住宅楼,确定好加装位置等管控条件,先行公示。完成公示程序后,有加装电梯需求的居民就可以在达成一致意见后随时按规划直接报建电梯加装工程。

社区空间更新的效果和社区治理的精细化程度密不可分。两个方向两条路径,需要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相互衔接,融合运用,充分体现社区治理中的城市智慧,从而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