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从理念的高度,做好社区生活圈规划
作者:张 帆(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一、问本溯源

近年来,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引起社会关注,规划同行也在进行广泛实践,希望能更好地解决快速城市化后公共资源的配置问题。

我接触这一概念,是在2013年底牵头负责上海市养老规划的编制时,时任局长的庄少勤同志一再叮嘱要关注“一碗汤的距离”,这促使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思考。“一碗汤的距离”是日本学者在1970年代提出的家庭亲和理论,当时日本的空巢家庭现象非常严重,日本学者提倡亲情养老,晚辈既拥有自己的空间,又方便照顾老人。后来,在调研中也有许多感悟,意识到要讲心灵的关怀,要用温度来测量,而不仅是用直尺。

如何看待社区生活圈呢?我觉得关注本质最重要。新时代,随着生活方式变化而催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诉求,生活圈层面规划的重点在于紧扣真正“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实现对基本生活要素的全面覆盖与品质提升,实现对特别生活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动态适应,体现出更人文、复合、舒适、效率的规划语境。社区生活圈不要局限于15分钟这个概念,而是更应当作为一种规划理念,昭示出与传统规划的不同,基于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是一种更强调满足多元诉求、更紧密结合社区治理的长效规划,实现社区物质空间和社会属性的有效契合。

二、近期上海的一些实践

“15分钟生活圈”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在国内率先提出的空间单元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过去居住区规划中邻里层级设施的薄弱而引发的思考,规划视角更多地放在基本生活方面,充实对步行可及的基层生活单元的设施与场所的塑造。

2016年8月,上海颁布了重在顶层指引的《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并陆续在全市层面开展了社区生活圈的试点工作,以街镇为主体,上下结合形成行动项目清单,探索存量社区有机更新的新方法和新路径。主要工作体现在对生活圈配置清单、空间布局引导和相应实施机制的思考,重心落在基层邻里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增量与提质、老旧住区的微更新等规划上,聚焦提升设施及空间的实施率与覆盖率。规划的任务,不仅是统筹安排好城市社会服务、文化营造、交往关怀、健康生活等多元要求,而且关注到与社区治理的紧密结合。

三、展望未来的几点思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我们有必要打造更高品质的社区生活圈。

展望未来,社区生活圈规划还有许多可以探索创新的空间。在标准编制、规划编制与管控实施等层面,要跳出惯性思维,强化对生活圈的全域系统的思考,强化对异质化发展背景下的多元诉求的精准化应对,更加关注把社区生活圈上升到一种规划理念来指导各类实践活动,要进一步突显规划的体系引导和人文内涵,策划好“运营造血机制”,有序推进好行动计划,提升社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重点可以做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要在传统社区规划的基础上,提升规划技术的全面指引。一方面要强调更全面的人文关怀,根据对生活圈一天、一周、一年及更长时间周期内的生活行为的模拟,配置好基本的公共资源,塑造更全面、更融合、更有温度的社区。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提供一定弹性灵活的实施幅度,面向不同功能定位、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人口特征社区(包括产业社区、商业社区等)的弹性控制要求,允许社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置结构,强化定制化的社区生活。

其次,要加强对空间有效利用的引导,提升公共资源配置的绩效,鼓励公共资源的共享与分时使用,加强文化性、地域性、民族性等内容的植入,提高可达性与体验性,通过品质化的空间营造,实现社区场所的文化认同感。

最后,要加强生活圈规划的公众协商与多路径实施,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运营机制,鼓励建立社区规划师跟踪服务制度,促进规划动态调整,构建社区生活圈多元利益主体的平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