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方法、成果和难点
作者:徐磊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导)

自2016年2月《若干意见》提出“构建15分钟生活圈”的要求后,我国的生活圈实践得到了加速推进。目前,国内已有上海、海口、广州、北京、长沙、杭州、武汉、济南、厦门等许多城市提出了当地的生活圈建设目标。这些城市的生活圈建设目标主要集中在住区规划层面,以社区生活圈的建设为主。生活圈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以居民的步行能力为尺度范围,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的配置水平。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以下简称为《新版国标》)已于2018年12月1日起正式生效,它标志着我国的住区规划正式开始由居住区模式转变为生活圈模式。

我领导的408研究小组有机会在规划实践和理论研究两个层面,从事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工作。就规划项目而言,从城市总体层面的宁波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到街镇级的鼓楼街道15分钟生活圈营造规划,再到规划选点设计如白鹤街道15分钟生活圈规划的选点设计,以及营造落地项目等等。在我们从事的上海、宁波等地的规划项目中,以及各地参加的15分钟生活圈项目评审,我们基本摸索出15分钟生活圈规划的技术流程和成果形式。

(1)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流程已经比较明确,由社区画像、社区诊断、参与式规划和行动实施这四个部分组成。社区画像以社区不同主体的特征、需求、活动和公共事务的调研。社区诊断是以社区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的空间问题为导向的社区评估。参与式设计即设计师找到与政府、居民、居委会、社区能人等共同规划设计的方法和路径。行动实施是指设计成果与相关利益者沟通反馈互动的过程和方式。

(2)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结合。相比传统的居住区规划而言,生活圈规划更强调自下而上的规划方法和技术。这种上下结合的方法和技术贯穿着整个规划过程,意味着生活圈规划需要多维技术,除了传统的测绘、调查、文献、文本、绘图之外,生活圈规划需要涉及社区空间信息采集技术、基于立体影像的三维空间数据提取技术、三维建模、可视化工具、居民调研、空间图绘、多源数据感知、社会调研、参加共识会、组织听证会、模拟参与,以及与领导、组织、业主沟通等等技术方法。

(3)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成果也很明确,成果是两表一图。两表是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清单和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清单,一图是建设蓝图即建设清单的空间落位。重点指出的是,建设清单需要明确各种设施的建设途径和资金来源。在城市建成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中,一般的建设途径分为三类:第一类即用地出让建设实施,也就是为公服设施找到了用地;第二类存量更新类,即通过某存量空间活化利用,通过功能改变空间增加等,满足了新公共服务需要,这类通常就是新旧结合的有机更新类;第三类是微更新的场所营造,即外部空间的更新营造。

几个难点也是在实践中有深刻体会的: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作为新近出版实施的国家标准,是我们做15分钟生活圈规划时的重要依据和指南。但是这个标准如果与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匹配怎么办?对不同的建成区,国家标准是太高或太低了怎么办?是不是应该具体分析一下地方的实际情况,以国标为依据,而以实情为基本呢?

(2)目前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范围普遍是以行政单元为边界,而行政单元边界两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实际上是可以而且应该共享的,这个在规划中如何考虑进来?就是如何共享不同行政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或者不是以行政单元为边界,而是以控规单元为边界呢?后者的情况在当前的实践中并不多见。

(3)15分钟生活圈规划的难点,不在规划,而是在如何实施。那么实施有没有更好的平台?落实机制如何更通畅,各专业和各部门如何多协作?政府、企业和机构、居民如何协作?基金会如何参与?关于15分钟生活圈规划的实施机制保障和平台建设的路径设计,我们认为应该出现在生活圈规划的成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