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时间、空间、人间共享共融的社区生活圈规划
作者: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

随着城镇化进入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阶段,城市规划愈发强调居民在城市生活的满足感与获得感。作为城市规划转型的重要抓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在微观社区层面的落脚点,社区生活圈规划得到学界和规划实务界的关注,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借鉴价值的研究与实践。但是,现有探索对于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概念理解仍有不足,在职能归属、规划方法和实施模式等方面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社区生活圈规划是时间、空间、人间共享共融的新型规划。

第一,重视居民需求与主观评价。社区生活圈是指居民在社区周边的日常活动空间及在其中各类设施与服务的集合。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呼吁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重视居民的差异化、个性化的生活需求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然而,目前与社区生活圈有关的研究和规划实践仍多为设施导向,对居民的日常行为和需求的关注不足。社区居民对生活圈内的设施的需求不仅有共性,更存在很多差异性,因此,要加强对居民个性化需求的研究,以更好的实现需求和设施的精准匹配。另外,居民对设施不仅有客观使用,还有主观感受,因此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还要注意主观评价的研究,以真正实现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第二,重视时间。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将“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生活圈”和“5分钟生活圈”作为主要的规划对象,但这里的15分钟、10分钟和5分钟背后的原因,以及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设施如何结合,我们的理解远远不够。与此同时,已有规划探索仍以空间手段为主,对时间的关注较少。事实上,目前城市规划已经进入空间有限、存量规划的新阶段,因此如何实现空间的弹性化、空间的时间化,如何将缺乏弹性的空间手段与灵活的时间手段相结合,如何实现居民生活时间安排与设施时间资源供给的匹配,这既是生活圈规划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整个社会走向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第三,重视对研究和规划实践的总结和提升。社区生活圈规划的落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目前这个阶段应该加强研究和探索的力度,把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实施模式的总结作为近期的重点。通过对近期研究与规划实践的总结,在中远期可以将社区生活圈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定规划框架。事实上,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在城镇化走向以人为本、重视质量内涵的发展阶段也经历了同样的道路。另外,笔者认为社区生活圈规划可以统领目前老旧街区、居住区和工业区的更新改造,采用生活圈规划的视角和方法来建设一个成熟的、有品质的建成区。

与现有宏观的、偏自然要素的、供给导向的、强调空间维度的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相比,社区生活圈规划是微观的、偏人文的、人的需求导向的、强调时间维度的规划,也是城镇化向以人为本转型的必然选择。目前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仍然延续传统空间规划的思路,对社区生活圈的本质概念把握不足。为此,未来相关实践要加强对需求与设施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时间与空间结合的研究和探索。同时,针对目前规划方法和实施模式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近期要加快推进各地方开展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通过总结和提升构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