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1日-11月1日,由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参与联合主办的“第12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隆重举办。
论坛自2004年创立,以前瞻性、学术性、开放性为特色,关注未来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在国内城市规划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中国城市规划界最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盛会之一。来自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内主要规划院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管理部门和相关学术期刊、新闻媒体等600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盛会。
本次论坛设立了主题演讲和自由论坛“城市设计怎么做”2个板块。
10月31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教授、吴志强教授分别致辞。随后举行“2015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曲长虹副秘书长主持颁奖典礼并介绍了评选过程及评选结果。董鉴泓教授、邓述平教授、陶松龄教授、陈秉钊教授、伍江教授、赵民教授、彭震伟教授、张尚武教授、杨贵庆教授、沈清基教授等为获奖者颁发奖状、奖牌和奖金。
31日上午共有3个主题报告,由彭震伟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地理差距和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十三五规划”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要实现“本世纪中叶达到美国人均收入的一半,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是有挑战的,而中国内部巨大的地理差距,或许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因素。第二部分,介绍了日本经济在1974年之后的两次断崖式经济减速,并分析了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相似性。报告指出,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出口大幅下降,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已不大;未来不可阻挡的老龄化趋势成为经济增长的硬约束,造成资产供给增加而内部需求不足。第三部分,介绍了“收敛理论”,即:①如果两个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具备相同的增长条件,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增长速度快于收入水平高的;②如果一组国家具备相同的增长条件,则这组国家的人均收入之间的差距缩小。在此基础上指出,按照收敛理论,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地理差距巨大,中西部地区在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东部地区,中国内部的经济收敛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优势。收敛理论需要的收敛条件是:“追赶国家必须具备和被追赶国家一样的经济条件,采取一样的经济政策”,因此要实现收敛,中西部需要:①向东部学习,转变观念,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②建立投资者友好的商业环境;③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中国的基础设施完备,能够连接东部与内陆;④长江黄金水道也为东部直达内陆地区提供了重要交通条件;⑤积极建设内陆重点城市化区域。这些都是促进内陆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总之,地理差距是中国的问题,但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关键是中西部地区如何改变观念、国家政策如何向中西部集中城市化地区倾斜。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郁鸿胜所长的演讲题目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首先重点讲述了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制定的两个原因及基于的挑战,一是拓宽贸易,因为以美国主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和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公布,将中国排除在外,试图阻碍中国的贸易增长,一带一路的建设就是要与国际上以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相抗衡,更多的让中国的资本和产能走出去;二是保障能源安全,由于中国原油50%依靠进口,而石油进口通道必须经过美国控制的海峡尤其是马六甲海峡,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希望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打通其他石油能源通道。随后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阶段。第一是认知阶段(3-5年);第二阶段构成基本框架,包括走廊的建设(需要20-30年);第三阶段是五通的互联互通的实施(需要50年以上)。最后,提出“四廊一点”的一带一路布局设想。第一廊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到达法国;第二廊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到达西伯利亚区;第三廊为中国-中亚-西亚,经过巴基斯坦、土耳其和印尼;第四廊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联通东盟国家;“一点”就是由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组成的海上战略支点。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终身教授张庭伟的演讲题目是“应对挑战:城市规划的自我演化”。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城市规划自我演化的背景;当前中国规划面临的挑战;城市规划如何自我演化;一个当代城市改造的新案例——纽约高线公园。第一部分,回顾了美国规划界近百年的自我演化,发现:①城市发展阶段及经济条件的变化,促使规划的职责范围、工作对象、内容方法作出调整,是规划演化的首要外因;②国内政治气候及执政者理念的变化,使作为政府行为的规划工作的理念及目标不得不作出应变,是规划演化的又一个外因;③规划教育,特别是主导了教育话语权的规划理论对规划演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报告结合当前国内规划界正在经历的“不景气”,指出没有一个行业可以永远不变,规划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必然受限于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各个方面。第二部分,分析当前中国规划面临挑战的原因。首先,与城市发展阶段有密切关系:以超常速度推进的城市发展,过早出现成熟过度的问题,往往超越了市场需求及地方经济实力;其次和中国整体经济转型以及国际经济大趋势有密切关系;此外,国内政策、政治气候变化对规划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城市规划必须进行自我演化。第三部分,报告对规划应如何实现自我演化提出如下建议:①建立并加长规划的产业链。在上游,增加策划性工作、制定工作政策等;在下游,深入社区,落实规划决策,参与用地、资金、建设工作,制定规范、组织使用者参与监督管理等;②增强规划的社会效果。现在有条件提出一些新理念,例如“细规划、软改造、慢更新”的旧区改造方法,如北京从2011年开始进行的“大栅栏更新计划”,使规划根植于社区中,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③改革规划教育。提升质量而控制数量,减少规划招生,按照城市化进程的预测来安排招生,可以及早防止未来规划师供过于求;提倡不同规划院校的特色,防止规划教育同质化;④转变理念。继续发挥规划学术刊物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开展关于规划改革方向、理念及具体措施的大讨论;⑤坚持规划核心信念,“生活宜居,社会包容,生态健康,管理公平,决策透明,观念开放,理性中庸”。报告最后一部分,结合本届世界城市日主题Designed to Live Together,以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的改造为例,详细介绍了城市改造的规划理念、规划制度、和规划方法的创新。
31日下午共有5个报告,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杨贵庆教授主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朱子瑜副总规划师的演讲题目为“城市设计及其作用发挥的路径思考”,报告分为四大部分:①城市设计的定义和分类;②欧美国家及中国古代的城市设计分析;③城市设计的作用;④城市设计作用发挥的路径。第一部分,城市设计的定义和分类,城市设计(工作)定义为:以保护自然山水格局,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文化、塑造风貌特色,提升环境品质为目的,对城市形态、空间品质和景观风貌所作的整体构思和政策调控。不同学者和单位对城市设计进行了分类,王建国教授将城市设计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唐子来教授将其分为形态型和管制型;中规院将其分为设计研究型和政策管理型。第二部分,欧美国家及中国古代的城市设计分析。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空间是反映城市文明的窗口。早期德国的城市设计主要表现在工人住房方面。美国的城市设计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了保证建设不太坏的城市;第二阶段是为了引导建设比较美的城市;第三阶段是为了努力创造有特色的城市。中国古代的城市设计来源于堪舆,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思想总纲;“知行合一”的言行观是其实践纲领;“情境合一”的美学观是其艺术追求。第三部分,城市设计的作用。城市设计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城镇风貌的重要工具,山水格局是感知基调,公共空间是感知场所,建筑风貌是感知焦点;二是组织公共活动的重要手段,使其满足市民的公共活动、交往和情感需要;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触媒。第四部分,城市设计作用发挥的路径。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城市规划工作的全过程,城市设计是指导与协调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市政设计等的主要手段,是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补充,是实施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城市设计发挥作用的路径有:第一,明确城市设计的学术定位,完善规划技术体系;第二,确立城市设计管控地位,完善规划管控机制;第三,加强城市设计专业补位,完善建设工作平台。在城市设计中,通过空间形态呼应山水格局,通过城市景观展示诗情画意,通过城市风貌体现地域特征、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构建以人文本、多元包容、充满活力的魅力场所,保持永续健康的城市发展,构建中国特色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孙一民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城市,从‘规划’到‘设计’——走向精明营建”,通过中外城市比较和项目实践案例形象阐述了将城市设计作为一个整体对象中“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关系。首先表述城市设计中的“规划”和“设计”有所区别,好的城市风貌的形成既有规划的作用也有设计的作用。英文里“规划”和“设计”是两个概念,中文里“城市规划设计”是放在一起的,需从本质上思考两者的区别。历史上中国传统城市格局都是千城一面,但我国的“千城一面”已经输出到京都等以外的东亚城市,不应单纯地理解“千城一面”这个词是贬义还是褒义;在近代很短暂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出现的南方地区优秀城市、国外的佛罗伦萨和波士顿等风貌很好的城市都能让人亲身感受到城市形成中“规划”和“设计”的工作和共同作用;而对比波士顿的一个有趣实验——由完全没有设计素养的一群小孩来模拟建城市,最后的杂乱图景却恰恰像中国今天的城市。因此,要做好城市设计应尊重历史,总结近代中国南方优秀城市到底是做规划分析还是设计的工作以及东西方城市设计方法的差异。然后通过系统回顾相关城市设计实施案例的经验,从建筑师的视角提出对城市设计的思考:①好的城市设计确实可以管控城市风貌,并且可以适应未来城市管理的变化;②无论城市设计在现行规划体系各阶段的作用如何,最重要的是要不要做城市设计,以及在什么层面上能够坚持实现其成果,在此基础上再去总结城市设计的法定化和工具性;③经典的城市设计模版不在于表面形式而在于理念,做建筑设计时也应该主动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切入分析,探讨城市肌理有益于建筑师的工作,也有益于城市的公共性营造。最后结合担任琶洲地区城市设计成果实施总设计师的工作,强调其核心观点:城市营建需要从“粗放”走向“精明”,走“精明设计”的途径。精明设计是一种共同探讨的方法,向“规划”学习,做好“设计”,城市“规划”也需要补上“设计”的课。现阶段的规划就像一把粗放的砍刀,但不能拿规划的砍刀一直砍到设计。日本丸之内和台湾信义的案例证明,好的设计可以突破城市规划而达到更好的建设效果;从担任地区城市总设计师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行政审批的辅助决策及设计审查的技术服务工作经验来看,通过地块大小的调整、用地属性的细分、弹性容积率的制定、工业遗产的保护等“设计”细节可以更好地落实前期城市设计理念。因此“精明设计”可以更好地支持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无论是从工程角度还是空间可能性的角度,只有设计达到一定的深度,考虑设计细节,设计到位才能保障城市设计的实现。
百度研究院大数据实验室的数据科学家吴海山的演讲题目是“时空数据驱动的量化城市”。首先介绍了百度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每天上亿次的地图搜索、30亿次的移动搜索、250亿次的定位请求、17亿多的定位轨迹(安卓用户16亿次、IOS用户1.2亿次)。此外,还包括百度其它app的定位数据,例如百度糯米。定位数据不止来自百度自身的数据,也来自其他调用百度API的apps定位数据,例如”陌陌“。接着,他介绍了基于时空数据的城市研究案例。包括:①2015年春节期间,通过春节期间用户位置的可视化,量化人口的空间分布,并显示出清晰的胡焕庸线,也可观察到台湾地区的百度用户;②通过北京某一天每15min一次的用户定位地图,展示了一天中用户在城市的分布情况;③利用路网(road network)和百度地图POI(point of interest),识别出城市的AOI(area of interest),反应城市活动的分布情况;④利用用户的移动轨迹数据,分析城市活力、城市之间的关联网络、通勤OD的分布(可以精确到50m)、住房空置率、鬼城评估等;⑤通过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评价城市在网络中的重要性和活力,活力大的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更好,人们的出游需求会更多。其中对于利用大数据对北京旅游产业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通过对今年5月1日北京的本地和外来游客定位数据挖掘,可以发现外来游客常去的九大景点,分别是天安门广场、颐和园、八达岭长城、故宫博物院、后海、天坛公园、北海公园、圆明园遗址、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外地游客中,安卓用户和IOS用户的最常去景点有明显的差异,例如IOS用户常去景点有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十渡等地区。最后,他介绍了百度时空数据对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思考与探索,包括:①城市安全管理:全城市区域的实时人群监控、预测、预警。例如:基于百度大数据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量化分析,发现“外滩”的搜索量与到访量高度相关,搜索量比到访量提前0.5-2h,因此认为基于此发现可以做城市人群密集场所的监控和预警;②基于百度大数据分析检测住宅空置率,即根据用户的轨迹识别居住地和工作地。对全国划分100×100m的网格,对每个网格统计人数,与基于地图poi数据的住宅区做对比分析,排除新楼盘和低密度楼盘。研究发现:山东乳山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住宅空置情况比较严重,进一步将鬼城空置情况与就业发展趋势(净增人口趋势)做比较可以筛选出未来情况不乐观的城市;③精准定位消费者需求。例如可以识别出某个区域的海底捞消费需求很大但是缺乏门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孙安军的演讲题目是“推进城乡规划改革的若干措施”。演讲内容围绕城乡规划改革这一主题,分为改革的背景和要求、改革的趋势和主要措施三个部分:①在改革背景和要求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会议都对城规划的改革、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要求和目标。而中央领导也对当前我国建筑文化的缺失问题提出了批评,提出了要强化城市设计、塑造城市风貌的要求;②五个改革局势;a在发展理念与指导思想方面,需要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规划服务经济发展,转变为以人为本、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b在区域战略格局与发展思路方面,要逐步从沿海发展与板块分割,转变为双向开放与互联互通,沿海、沿边结合发展;c在发展模式与建设重点方面,要从规模扩张转变为品质提升与结构优化,从增量向存量、数量和效率向质量与安全转变;d在人居环境假设与风貌塑造方面,需要从挖山填湖转变为望山见水,从大拆大建,转变为注重城市文化特色;e在规划体制与机制放,要从“规划打架”转变为“一张蓝图管到底”,从部门分割转变为事权明晰、协同分工,从空间扩张型规划转变为底线管控导向的综合型规划;③5个改革举措。首先是要探索规划体制的改革,形成空间规划——开发管制——产权管理的框架,建立空间规划体系,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的问题。其次,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以城镇群为核心,以主要城镇联系通道为骨架,以重要中心城市为节点的“多元、多极、网络化”的城镇空间结构。第三,要提高规划科学性,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促进技术方法的创新,探索存量规划建设用地的规划办法,推进大数据、GIS等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等。第四,加强规划的严肃性,加强对已审批规划的实施监督,建立城市总体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报告制度,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各类新区设立审批的前置约束条件,开展治理违法建筑专项行动和将城市规划实施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等。第五,要开展城市设计,建立城市设计法规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同时也要加强城市设计的队伍建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彭震伟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报告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①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专业发展历程。中国的现代城市规划教育起源于土木工程和建筑学,长期以来有着很深的建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烙印。1952年之前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教育的孕育阶段,仅有个别土木/建筑类院校开设以讲座为主的现代城市规划课程。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开始了中国城市规划专业设置及其专业教育,同济大学于1952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19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国家计划的落实与延伸,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国家建设的需要;1970年代起,经济地理专业开始参与城市规划工作;1980年代开始注重城镇体系规划;1990年代开始,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的社会经济类课程得到重视和加强;②中国当前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状况。截止2013年,全国设置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有196所,在校本科生总数为37037名,在校硕士研究生数为2818名,在校博士生总数377名。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于2013年提出了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即5个专业知识领域、25个核心知识单元和10门核心课程的专业规范。从1998年开始实施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截止到2015年5月,全国共有42所高校通过了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其中41所通过了本科专业评估,25所通过了硕士专业评估;③新形势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认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势下城市规划教育面临三个转变:a研究对象要从关注城市转向关注城乡,在城乡规划教育中改变把城和乡简单相加的思路,要综合考虑整个城乡地域结构;b城乡规划内涵要从城乡规划体系转向“空间规划体系(三规合一)”,城乡规划教育需要应对“多规合一”的探索;c城市规划理念方法要从城市增长向城市更新转变,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目前的城市规划都在思考对增量的规划管理,规划教学体系中增量规划与存量规划之比约为95%:5%,未来城市规划教育需要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规划等方面内容,加强对产权、经济、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学习。
11月1日上午,是以“城市设计怎么做”为主题的自由论坛。本次自由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学工委)主办,由学工委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孙施文教授主持。自由论坛首先邀请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段进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做主旨发言。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段进教授首先结合常州市城市设计评估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应当对以往的城市设计进行评估,对不同类型、不同做法、不同使用的城市设计进行绩效考察和研究,由此来探讨城市设计应该怎么做的问题。结合对2007-2014年来的10多个城市设计评估/评价案例的调查整理,介绍了评估的具体内容与方法,认为应当优化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思路、制定城市设计编研的行动计划,对城市设计编审、实施与管理平台进行创新。最后,提出为了促进城市设计实效性的提高,城市设计方法与思路的优化方面应秉持以下“四个导向”: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以操作和行动为导向、以人本和文化为导向、以开放和弹性为导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首先列举了住建部和各大院校最近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认为城市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尽管观点不一,但已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随后,通过具体案例,回顾和总结了德国城市设计的几个特点:第一,必须由邀请或者公开竞赛决定;第二,赢得竞赛的方案通常成为实施方案;第三,城市设计经过批准可以超越规范;第四,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有中层高密、缩小路网、开放街区、功能混合、统一中有变化、多样类型、遵循历史文脉等。最后给出了六点建议:第一,要明确应当是狭义的城市设计;第二,城市设计应该进入法定程序,避免恶性竞争;第三,建议控规之后做城市设计,作为对建设的指导;第四,城市设计要保持中立,保证公共利益;第五,要有调规的权力;第六,要小型,城市设计应该解决“公顷级”的问题。即“狭义、法定、控后、中立、调整、小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认为,城市设计的法定化应谨慎,特别在工作内容和设计方法上不宜有过多限定,但工作成果表达上应该进行规范;城市设计并非一个专项规划,与城市规划相比较,城市设计更多强调创新的理念;城市设计本身的感性、求新求异的思想和做法与城市规划的理性,强调社会责任、公共利益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关于城市设计教学,认为本科生的教学重点是以设计目标为导向,强调创新,是一种设计训练;研究生则应当由目标为导向的设计转向问题导向,探讨通过城市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关于城市设计实践,指出现今规划机制和快餐文化影响下,缺乏对问题的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规划设计机制来保证城市设计既有创作亮点又有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后近两小时的自由讨论环节,以上三位发言人和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朱子瑜副总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的孙一民教授和周剑云教授、中山大学的袁奇峰教授、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王富海董事长、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周建军总规划师等多位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面对主持人和现场听众提出的一连串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如“城市设计应该是作为贯穿城市规划各阶段的一种理念和思想方法,还是应该成为独立、具体的一类规划形式?”、“城市设计应该是由建筑师主导还是规划师主导?城市设计到底是’规划’还是’设计’?”、“城市设计到底能管控什么?能控制得住建筑的形式吗?”、“城市设计是以理性思维还是感性思维为主导?”等等,就“城市设计”的学科定义、工作主体、控制要求等诸多方面展开了观点争锋。会场嘉宾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2016年10月底,将迎来“第13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