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第十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暨“2013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

2013年11月2-3日,由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参与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1·29礼堂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隆重举行。

该论坛自2004年创立以来,以前瞻性、学术性、开放性为特色,关注未来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届,在国内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中国城市规划界最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盛会之一。来自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内主要规划院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管理部门和相关学术期刊、新闻媒体等600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盛会。

本次论坛设立了主题演讲和自由论坛“总规制定的难题与前景”2个板块。

2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教授、吴志强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教授先后致辞。随后举行隆重的“2013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石楠教授主持颁奖典礼并代表论文评选的主办方介绍了评选过程及评选结果。今年的评选仍由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邀请6家具有正式刊号并在国内城市规划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学术期刊共同参与,分别为《城市规划学刊》、《城市规划》、《国际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及《上海城市规划》,评选活动的主旨是进一步繁荣学术研究、激发学术创新、促进学科发展。由各编辑部推荐、经全国61位专家投票评选而最后评出年度优秀论文共20篇(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佳作奖10篇)。董鉴泓教授、伍江副校长、吴志强副校长、李建昌副秘书长、陶松龄教授、邓述平教授、陈秉钊教授、吴长福教授、周俭教授等为20位获奖者颁发奖状、奖牌和奖金。

2日上午共有3个主题报告,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俭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郑时龄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城市发展”。首先回顾了自1986年上海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上海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起始阶段(1986年-1994年),实验性保护阶段(1994年-2001年);深化保护阶段(2002年-今)。然后从建筑功能和形式分类对上海的历史建筑遗产进行分析介绍:如宗教建筑、现代风格建筑、中国古典主义复兴、装饰艺术派建筑、里弄住宅 。强调上海的住宅建筑具有优秀的设计、宜人的环境、多样的风格、多元的生活、国际式风格以及地域的特征。接下来重点介绍了建筑遗产中基本完备的市政工程和历史上的学校建筑,都具有丰富多彩的建筑细部。总结了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与保护需要做到严格的技术审查、审慎的现场勘查、全面的方案讨论和多元的保护方法。剖析历史建筑与新建筑的关系,指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历史建筑保护面临着各种问题,寻找适宜的模式,并在使用中保护是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探索的目标。同时,介绍了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以及道路和风貌景观的保护 。最后指出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包括:保护意识、历史环境的变更、困难的居住条件、以新建筑替代历史建筑和不当的使用功能5个方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林家彬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我国城乡规划面临的新环境、新问题、新挑战”,首先指出我国当前城市规划领域存在着规划缺乏科学性、权威性、时效性,公众参与程度不足,开发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等问题。同时,我国的城市规划也面临着一些新环境新问题,包括:城市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继续深化;资源环境约束、节能减排目标的影响日益强化;公众的利益表达诉求与参与公共事务需求的高涨;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迫切需求;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出了5个方面的改进建议:①改革规划管理方式,强化规划的权威性;②引入城市总规划师制度,在城市规划领域实现一般性行政与技术性行政的分立;③改革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提高规划的时效性;④完善规划制定中的公众参与;⑤对于以开发区为代表的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原则,防止片面强调开发区的自我发展、擅自下放规划管理权限的倾向;⑥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展低碳城市规划的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晓江院长的演讲题目是“中国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中规院课题组系统梳理了多年相关研究积累,对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未来发展趋势、总体思路、发展路径与策略,以及近中期推进重点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翔实的数据分析和大量的研究论证,进行了20县的调研情况。报告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突出问题,包括:①过度依赖投资与土地的发展模式,导致供需失衡难以为继;②资源过度向大城市集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受限;③大量流动人口就业地与家庭长期分离,降低了城镇化质量;④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平衡,制约全面小康实现; ⑤城镇化发展模式粗放,致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居民生活水平提高;⑦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方式出现偏差,引发社会矛盾。第二,若干重大趋势判断,203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率将保持在65%左右;中西部发展加快,经济与人口聚集的区域化格局逐步强化;人口向大城市和小城市两端聚集,县级单元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层级。第三,新型城镇化总体思路:坚持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坚持立足解决近期发展的主要矛盾,远近结合,积极稳妥 ;坚持转变城镇化发展路径,体制创新,政策配套 ;坚持实事求是,多层级、多方式推进城镇化。第四,新型城镇化路径与策略:推进体制改革,建立市场主导的城镇化调控机制;实施差异化政策,加快缩小区域差距 ;构建弹性城乡关系,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双向流动;加快转型升级,发挥城镇群和大城市引领作用;激发县级单元发展活力,促进全面实现小康;推进农村转移人口住有所居,平等享用基本公共服务等。第五,以县级单元为近中期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

2日下午的第一位演讲者是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左学金教授,题目为“我国特大城市人口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人口变动趋势和变动背景,结合历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以及联合国关于中国人口的前景预测,发现东亚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区。我国人口区域分布的特点是人口继续从中西部向东部流动,沿海地区的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5个省全部位于沿海地区,而人口负增长的6个省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我国的部分村落、乡镇甚至城市可能出现萧条乃至被废弃。接下来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趋势,指出农村人口中青年劳动力减少。提出上海人口规模相关问题,分析了特大城市人口和空间布局的关系,以及特大城市人口与交通拥堵的关系,以上海为例,提出建设“紧凑型城市”的城市发展模式,要做到混合功能开发和特大城市公共服务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好的城市规划,提出了实现公共财政资源均等化的两个思路。分析了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素质问题,及特大城市调控人口的思路,并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最后提出了推动人口结构的提升和调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若干思考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陈秉钊教授就“思考与转型:城市规划若干问题之辩”为主题进行了演讲。第一,从产城分离向新城转型,包括开发区自身转型,以及开发区与所在或相邻的行政区合二为一两种情况;第二,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型;第三,从城市向区域的转型;第四,从外观形象向内在品质的转型 。因此,城市规划应该随之转型,提出规划理念转型应该少些华丽,多些实惠。以人为本,为百姓营造生活方便, 尺度宜人,环境温馨,深蕴文化,宜人宜居的城市。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院长Chris Webster的演讲题目是“辩驳和基于科学思维的城市规划(Refutation and a scientific knowledge base for urban planning)”,报告分为四部分,规划知识的缺乏(knowledge deficits in planning) 、归纳和证伪( generalization and refutation)、通过证伪建立知识的案例(examples of knowledge building by refutation)、规划知识产生的方式(the way forward for knowledge generation in planning)。从科学基础上看,知识的来源包括实践的知识、交叉学科的知识、已有的完善的理论和积累的知识等,但中国规划缺少Cochrane 评价(注:Cochrane reviews起源于医学界的系统评价方法,是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指南,每一篇 Cochrane review鉴定一项特定疾病的医疗接入方式,并藉由摘述随机对照组试验的研究成果,判断该方式是否有效),而这恰恰是理论和知识的根源,是最重要的基础。借鉴医学获取知识的方法,先例和案例方法、断面研究方法和受控的实验方法,提出规划通过证伪建立知识的途径,并介绍其研究团队在英国的健康城市和绿色城市方面细致的案例调查和试验,发现和证实那些不健康、不绿色的影响因素,用案例证明设施密度、距离、土地使用混合度,以及地形坡度等对健康的影响。Webster教授总结规划科学知识产生的方法,①提出需要辩驳和证伪的理论;②设计案例和可检验的假设;③以案例来驳斥假设;④城市设计个案效应的科学研究等。

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书记周思源博士的演讲题目是“从政府的视角看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规划”。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旧城改造如何保护历史文化、旧城改造中如何留下公共空间、旧城改造中如何加强城市设计。认为保护历史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好的规划,其次是对现行的规划要进行调整完善,第三是要充分调动市部门的差异作用,第四是把政府设定的力量很好地发挥出来。旧城改造中留下公共空间是碰到比较多的问题,政府要有远见,要敢于算大账打造公共空间,在春熙路核心的商圈和大慈寺的项目改造中,政府牺牲了经济利益,却使改造成为受市民欢迎和受益的公共空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最后认为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至关重要,简单的分区使很多的旧城改造无法推进,要成为有个性有特色的城市,需要好的城市设计。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姚丽主任的演讲题目是“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主要围绕农村土地地权、地利,地用进行讨论。首先是农村土地产权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原有制度安排有许多不适应,提出了缩小征地范围,为集体土地流转提供制度空间,探索合理界定征地范围及非公益性用地取得方式和探索多种形式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等解决路径。第二是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关系问题,需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农民收益,让公民分享,建立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的长效机制。第三是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用途管制,为“三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以及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新社区、生态修复与精神家园协调和安排好用地。最后提出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包括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建立完善多元补偿安置机制,拓宽安置途径。完善土地征收程序等。通过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促进城镇要素的有序流动,保障农民应有权益并分享发展成果,确保粮食安全,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空间、注入活力和奠定基础。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同济大学讲座教授朱介鸣的演讲题目是“城乡统筹空间发展:土地经济租金的归属和社会公平”,内容是去年演讲内容的延续和发展,通过昆山和南海两个城市的比较,发现在经济上昆山的发展比南海有效;在空间上南海用地分布比较混杂细碎,昆山生态空间比较好一点;在工业结构上,昆山的工业转型比较成功;但南海的农民比昆山的要富有得多。但通过经济公平系数的比较,发现昆山比南海公平,村经济收入差距小,村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也是一个不公平现象。城乡收入不平等被提及得较多,但是村和村之间同样存在不平等,土地分红是所在的区位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差距越大,村与村之间的不平等现象越严重。同时,两个县级市都有很多外来打工者,比例甚至比本地居民还多,本地村民有土地分红,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别也出现了。以前听过经济学家比较著名建议,通过土地确权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以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种说法表面看是正确的,但是再深入研究的话,发现这个说法是缺少一个空间概念。通过土地确权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只能提高靠近城区的农民财产性收入。如果这个农民离城区很远,就没什么财产性收入。所以通过土地的收入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观念是片面的,而且只是缩小区位好的乡,扩大了乡与乡的收入差距。农村和农村不同地区是有不同的,这个差距从来没有说起过,事实上这个问题很严重。最后得出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没有经济效益的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是不可持续的,南海一开始讲公平反而没有效率,昆山一开始追求效率,最后反而达到了公平。

3日上午,是以“总规制定的难题与前景”为主题的自由论坛。本次自由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学工委)联合主办,由学工委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孙施文教授主持。首先邀请了三位嘉宾做主旨发言。学工委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刘奇志副局长作了题为“回顾武汉七轮总规、探析总规编制难题”的发言,在回顾武汉市七轮总体规划的编制背景和编制思路的基础上,总结了总规编制面临的7个方面的难题,即:①长远战略与近期建设;②领导更换与规划引导;③地方特色与国际趋势;④人材缺乏与组织编制;⑤编制审批与管理应用;⑥用地拓展与生态保护;⑦总体构想与专项细节。随后分析了总规面临的新要求,如“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完善和落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规划统筹”、“研究开展城市环境总体规划试点工作”等等,最后强调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郑德高院长的发言题为“重塑边界:总规改革的实践探索与规划替代”。郑院长认为总体规划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是“边界混乱”,有越界的,有跨界的,有故意定义边界的,有交叉边界的等多种类型,改革创新的核心是“重塑边界”,否则地方就会形成“总规替代”,而进一步“边缘化”总体规划。建议:①下放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边界;②明晰政府和市场的弹性边界;③扩大城市规划的中心城区边界;④模糊城市人口规模边界;⑤统一部门之间的规划边界;⑥区别大城市和小城市的规划内容边界。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尚武教授基于国际经验和上海案例的认识,提出了总体规划编制创新的技术路径。首先从“局部规划还是整体规划?”、“空间结构控制还是土地使用控制?”、“部门规划还是政府纲领?”、“建设规划还是面向实施的规划?”等方面剖析了大都市地区总规编制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中心外围的二元划分难以适应大都市连绵区发展的现实 ”、“如果不能脱离以规模刚性控制、具体土地使用为核心的编制模式,就无法摆脱结构性和动态适应性不足的矛盾,最终也难以突破总体规划适应市场化的的瓶颈”、“结构研究是空间战略落实到规划控制的关键一环 ”、“规划编制范围、内容与行政边界和事权不对应,将难以走出部门规划的困境 ”等观点。随后,针对上海新一轮总规的编制创新提出了6条主要建议:①创新方向: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大都市地区空间管理需求,衔接、完善现行开发控制体系;②规划内容创新:上海总体规划=大都市地区结构规划+次区域规划,并编制专项规划大纲和行动规划大纲;③编制技术路线创新:形成空间结构研究-市域层面政策区研究-次区域研究-分区规划指引的技术路线;④协同创新:三规合一、多规统筹。组织创新:专项规划大纲由专业部门参与编制,明确专业部门同样也是专项规划实施内容的责任主体;⑤开展针对编制创新需求的专题研究;⑥编制战略性总体规划。最后指出,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总规编制创新,应当探索宏观趋势下的地方路径。

三位主旨发言之后,中山大学袁奇峰教授、南京大学张京祥教授、同济大学张松教授等多位学工委委员针对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随后的一个多小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会场嘉宾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城市规划学刊》将陆续刊登部分演讲嘉宾的论文稿件。

“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讲究实效和水平,不求形式和场面,不搞庞大的组委会,不收会务费,不搞会议经济。论坛目标只有一个:“促进学科发展,活跃学术研究!”明年“2014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的评选活动也将继续举行。

本次论坛适逢举办10周年,嘉宾云集,盛况空前。2014年10月25-26日,将迎来“第11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新的起点,走向新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