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是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在国 土资源保护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提出的针对优 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规划实践改革。空 间规划体系的提出本质上是为了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推动规划 行业更好地服务于国土资源保护与人居环境优化的整体目标。 学科、行业、政策三者之间是否能够形成良性的相互影响与推 动,是决定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能否契合现实发展需求,能否科 学预判并指导国土空间与资源要素有序供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 键问题。
相较于政策与行业而言,学科是三者之间相对稳定的主体。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 在《科学 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一门学科应有自己的范式 (paradigm), 即包括定律、理论、规则、方法和一批范例的有内在结构的整 体。”就国际范围来说,现代城乡规划学科在其几十年发展中已 经形成较为稳定的范畴和系统的范式。而由于显著的服务社会 建设的应用性学科特点,国内城乡规划学科(主要体现在高校专业教育与业界实践管理方面)在范畴与范式的内涵与外延上 具有明显的应用对象与应用环境的体制、政策等规则印记。随 着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措施的推出,相应的学科建设、专业教育、 学术实践等方面也会有所调整,但这种调整更多的是伴随管理 体制与成果体系改革所进行的平台技术与事权划分方面的对应 性转变。这是一种由政府管理体制向业界工作体制和成果体系 的倒逼、传递式指令,当然也是学界、业界对于近年来规划实 践体系与结果的充分反思与建言的结果。因此,与其说空间规 划体系改革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毋宁说国内 规划学界在学科建设方面应该顺势而为, 自我解除思想与行动 约束,对自身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 要更加开放,学科内涵与内在结构要素要更加多元,学科的支 撑技术要能更加深入到空间规划的各个微循环层级和各个专业 化角落,也更加集成化、工具化、平易化。从学科队伍建设方 面来说,人才的专业化、精尖化与团队的复合式结构必须得到 同等加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多学科联合的优势,破除行 政壁垒所造成的习惯性学术隔阂,拓宽学术前沿,以及通过可 能的交叉学科培育,夯实学科发展为社会服务、为时代服务、 为未来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分工基础,从而为城乡规划学科范式 的内在充实和边际拓展做出时代贡献。也就是说,作为政策导 向下的行业转变,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虽然并不会颠覆城乡规 划学科的核心理论与基本思想,但是对于学科关注的核心问题 却提出了空间拓展和学科融合的更高要求,也为学科整合提出 了新的目标,为知识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原则架构,为人才队伍 建设提出了新的诉求,为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
从专业教学与实践角度来说,随着改革促使城乡规划学科 内涵与外延扩大,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均需要进行定向重构。 在传统空间设计主导下的规划语言中引入空间治理、空间管控、 空间匹配与空间协调思路与方法便显得非常必要。应在巩固 “空间设计”方面的传统优势的同时,拓展基于资源环境保护需 求意识下的综合识别能力,包括空间识别、社会识别、文化识 别、土地属性-生产生活内容与载体识别、生态功能与形态识 别、技术-设施内涵与关系识别、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识别——一 种建立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多维空间协调意 识与空间识别手段集合,从思维模式到操作技术层面全面建立 有关空间规划的国土资源保护与有序循环供给意识,以及相应的 系统性、协调性、法令性意识。同时还要明确空间规划相应层 次的任务、目标及其有序衔接的政策与技术保障,即国家层面、 省级层面与市县层面的各自主要层级任务与政策措施,统一空 间划分层次、标准和管制规范要求,确立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 依据,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进行良好的衔接。而到了小城 镇与乡村层面,则要在充分认知农业、农村多功能性特征的前 提下,与相应级别的空间规划(市县级空间规划或乡镇级空间 规划)良好衔接,有针对性的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关 系,体现出基层性、地方性和发展性特色,即突出村镇规划的 本质任务与基层特色,在空间规划战略框架内解决乡镇以及农 民、农业与乡村自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