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规划:机遇与挑战
作者:《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

[主编按语]ChatGPT已成为公众关心的AI标志性新技术,吴志强院士团队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持续跟踪624项AI技术,发现和应用深度学习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创新拓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场景。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规划技术,带来规划领域包括思想、技术、方法、管理在内的全面变革,也需要我们审思新技术的局限性和伦理性。

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11位专家进行“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规划:机遇与挑战”学术笔谈,以下所呈现的即为各位专家对此主题的思想和观点凝练,可归纳为3个方面:

其一,关于技术整合能力与规划编制实务配置及目前的局限,如何将现有的城市规划工具与新兴的AI技术进行有效融合?

龙瀛提出随着AIGC工具的大规模介入,需要从专业角度出发,不仅要考虑我们可以利用其替代、优化的工作,也要重点审视被“颠覆”的城市本身。那么究竟如何通过AI的手段审视?城市主体在AIGC工具推动下快速变革,如何确保技术整合所产生的规划策略即时更新,切实有效?潘海啸提出担忧如果缺乏合适的理论基础和对各种动力因素作用的长期观察积累,我们很难根据城市的目前状态来推断和预测未来。由此也体现了规划师区别于AI,或者说超越于AI的特质。晏龙旭指出规划支持系统的关键首先是规划问题和需求,其次才是技术,规划师的经验判断也是更好的遴选变量、构建模型的前提。这又涉及城市数据底板是否真实可信、完整适用的问题。也有专家针锋相对地认为现有的规划数据、规划模型、算力设施不足以支撑城市复杂系统的全线数字智能转型。Otthein HERZOG则结合BackPropagationNeuralNetwork(BPNN)、NeuralNetworks(NN)、LargeLanguageModels(LLM)等智能工具,论述了AI工具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不同使用场景。

其二,关于伦理与公平性的挑战,用AI工具进行城市规划时,所有群体的声音都得到充分表达了吗?信息得到充分保护了吗?过程真的公开公正公平吗?

杨俊宴指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无监督且通用的深度学习,缺乏城市规划的专业规范标准限定,也缺乏城市规划必要的价值导向与人文关怀,应受到多主体的多重监督,尽快从“黑箱”智能走到“灰箱”甚至“白箱”智能。邓智团提出在释放其工具理性的同时也要呼吁行业主管部门适时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业应用分类分级监管规则或指引,做好其伦理与安全治理。袁奇峰则指出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平权”,让城市规划师、政策决策者、城市管理者乃至社会公众都能参与到规划决策过程,推动集中式的算法型城市规划向分布式的开源型城市规划转变。彭仲仁特别指出引入规划AI系统后,需要定期监督和评估其性能和效果,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吴志强专门用3个段落来描述有关AI导入城市规划后可能引起的3个伦理问题。

其三,关于学科未来与规划教育的需求,未来城市规划教育应如何结合这一技术进行内容更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杨天人认为规划学者与从业者应主动迈向超学科的(transdisciplinary)研究范式,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学科间的知识体系交叉,以更包容共进的模式完成新旧技术的优势互补与融合。叶宇认为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的普及与铺开,会促使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组织架构从‘金字塔型’权力关系转向‘图钉型’联结关系,规划师的主要角色必然由编制文本、绘制图纸转向更底层的设计逻辑构建。吴志强认为,AI不仅会改变城市规划,还会革新教育方式,不仅要培养AI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更要培养能够理解、指导和应用AI的专业人士。不管学科的未来如何变化,人类的需求、情感和价值观应当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欣喜地记录了本期笔谈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相信读者们一定会从中得益,期待你们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反馈给《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361/j.upf.202304001    文章编号:1000-3363(2023)04⁃0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