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更新主理人协调模式——以盛泽蚕花里更新为例
发布时间:2025-05-14 作者:崔国(《城市中国》杂志社,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刘诗怡(《城市中国》杂志社)

盛泽老城蚕花里探索的“街区主理人”更新模式,在政府主导、国企执行、主理人统筹、市场化运作的框架下,实现渐进式更新、社区共治和文化活化。
1. 机制创新:主理人作为“治理中枢”。政府授权城投企业——盛泽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老城更新的实际执行单位,提供主要资金支持;同时,引入街区主理人及其文化旅游企业,主理人作为更新的日常执行者,价值在于其稳定的统筹规划与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作为政府和居民对话桥梁。联动第三方机构提供智力支持,并在衡悦社区街道居委会的协助和参与下,招引文创和商业项目主理人,形成“城市更新‘主理人’群团”,共同运营,逐步激活街区的更新意识和实际行动。
2. 路径创新:点状收储与小规模更新。蚕花里街区采用“点状激活—线性串联—网格覆盖”的自下而上策略,以渐进式的方式推进改造。
城投企业依据政府总体战略和全年工作安排,有计划地收储或承租需要更新的物业,并负责具体的改造施工。整个收储及改造过程充分考虑主理人的意见。通过主理人的统筹,改造能够更好地把握空间的关键节点,如街区入口、社区中心、公共空间等,实现更新的冷启动。同时,主理人的提议以施工后区域的未来良性运营为导向,保证了所有项目的实施都具有商业模式上的可持续性。这种点状收储与小规模更新的方式,既减少了对社区原有空间的干预,又实现了全街区的逐步激活。
3. 运营创新:文化驱动与多主体经营。街区更新后的空间以可持续运营为导向,包含以下几大板块:①非遗文化商业运营,如盛泽烧卖博物馆、嫘祖传统文化研究会;②社区参与运营,如“蚕花叙事”、新青年地方创生沙龙;③空间微更新的第三方参与运营,如“蚕花里社区设计节”及社区共创论坛;④街区设施更新与服务运营,例如:将垃圾房改造为奶茶店,清理菜市场前的空间,配置活动广场,并完善国家文保单位先蚕祠的界面;拆除蚕花路沿街违章建筑,配建街区文化展示墙,并引入得理咖啡+男士理发创意店等。
4. 主理人模式的优势与启示:①创新责任主体。明确更新责任到个人,居民在表达诉求时能够找到明确的对象;主理人作为外部智囊,实际上扮演了具有运营、统筹思维的社区责任规划师角色,也有效弥补了小城更新普遍面临的外部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②确保老城更新方向和目标的连续性。避免因政府换届、条块分割导致的目标分散或效果打折。③更新体制的“嫁接性”创新。在最小调整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公私”合作“嫁接”到现有行政框架和更新项目上,化解了政府机构、城投、房地产商在应对城市更新细碎庞杂事务时的无能为力。④风险可控的运营与融资模式。以国资主导与民资合股的轻型企业作为整个老城的战略性运营主体,又以主理人为法定代表人,既保持了社会责任公平性、风险可控性,又具备了市场化的灵活实施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