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提升社区凝聚力:以南头古城微改造为例
发布时间:2025-05-14 作者:Lisaia Daria(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齐奕(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Mauricio Cardenas Laverde(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南头古城的微改造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口袋公园”的建设,实现“设计+”目标,探索出既尊重历史文脉又契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更新模式。
1. 政府、企业、社区多方共建共治共营。拥有1700余年历史的南头古城被誉为“深圳之根”。2019年南山区政府主导的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项目中,万科城市研究院提出一种全新的“政企社”协作模式:①政府牵头,多方共建。南山区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并与万科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由万科持股、南山区国企持股、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持股,负责南头古城的整体运营与公共空间管理。②居民参与,多方共治。居民不仅是改造的受益者,更是公共空间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在“和乐园”共建花园项目中,居民从选址到维护全程参与,使其成为社区互动的重要载体。③产业置入,多方共营。除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南头古城还通过引入文化创意产业,打造集文化、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多元空间,实现空间活化利用。
2. 口袋公园:小创新,大提升。“口袋公园”是南头古城微更新系统工程中的一大亮点。通过拆除违建、优化步行系统、增加绿化等策略,形成10个高质量开放公共空间。更新举措如下:①优化空间,提升可达性。在空间资源紧张的城中村,利用边角空地建成小型公园。②植入文化,增强认同感。口袋公园的设计结合南头古城历史文化元素,例如使用传统材料、打造历史遗址展示区,使其成为文化传播重要载体。③策划活动,激活社交网络。修缮后的口袋公园成为社区活动的主要场所,如南头古城奇庙社区营造行动、“和乐园”共建花园等,强化了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
3. 社区共建:从“规划者”到“参与者”。在南头古城的更新中,居民角色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旁观者”变为“共建者”。以“和乐园”共建花园为例,在开园仪式后,居民自发组织运营维护团队,定期开展绿化养护与社区活动,使其真正成为社区文化与社会交往的纽带。政府、企业与社区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政府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为公共空间改造提供制度支撑;企业引入专业团队进行设计与建设,确保改造品质与创新性;居民主动参与公园选址、设计、维护等环节,为改造落地提供“村民”智慧。  
南头古城的微更新经验强调了开放公共空间在塑造社区面貌和文化价值中的重要性。公共空间不仅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还成为社会互动和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场所。居民参与使得空间改造更加符合他们的需求与期望,进一步增强了居民归属感及对这些公共空间维护的责任感。“南头”模式为探索公共空间向更加人性化、多元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提供了深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