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发区的空间生产特征、影响因素与演进模式:40年回溯与解析
作者:王启轩
提 要 我国的开发区建设已历经40年。开发区不仅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促进全球资本循环、区域协调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空间。开发区的发展与转型过程呈现出多重空间生产特征,但既有研究主要借鉴西方理论模型,对我国开发区空间生产的独特机制尚待深入解析。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及资本三级循环模型的溯源,分析我国开发区的空间生产特征、关键影响因素并归纳其演进模式。发现在不同发展阶段,开发区的空间生产体现出政府引导下的权力嵌入、资本循环与空间重构特征,并主要受到空间实践主体、资本循环动机及区城互动模式等3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开发区空间生产的“分阶段、分环节”演进模式,以合理解释我国开发区转型中生产环节优先、消费环节滞后的现象,并明确政府在各阶段制度设计与空间实践中的角色,包括参与者、管理者和服务商等。研究为理解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区空间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希冀为新时代的开发区转型发展和城市空间治理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