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环境的预防性保护:内涵、框架与实证
作者:李和平 林 涛 肖文斌 王鸿蒙

提    要   在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历史环境面临突出的自然及非自然风险问题,既有“被动防御”式的保护方法难以有效应对历史环境面临的多源风险,“主动发现、提前施策”的预防性保护有助于提高历史环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梳理我国古代营城的预防理念和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厘清历史环境预防性保护内涵,提炼历史环境的山水基底、街巷空间、簇群地段、特征节点等四类价值要素,解译多源风险灾害的特征机理,源于历史环境作为承灾体的价值减损认知,构建以价值保护为核心的历史环境预防性保护框架。以重庆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索应对洪涝灾害的预防性保护实践,提出“风险分级—要素分类—灾害分维”的预防性保护策略,旨在为历史环境预防性保护提供参考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