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愚,《明宫史》,北京出版社,1963
刘若愚(1584-1645年)是明末宦官,其著作《明宫史》是一部记录明代宫廷制度、礼仪、生活及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献。该书主要内容包括:
金集:宫殿规制
木集:内府职掌
水集:内臣服佩
火集:饮食好尚
土集:内板书数
《明宫史》详细记载了明代宫廷的组织架构,以及宦官体系的等级、职责及其在宫廷政治中的作用,梳理了明代宫廷的礼仪制度,包括皇帝登基、册封、祭祀、朝会等重大仪式的流程与规范,记录了宫廷服饰、饮食、车驾等生活细节,以及宫廷节庆、娱乐活动(如戏曲、杂技)以及民间技艺传入宫廷的情况。以亲历者视角还原了明代宫廷的真实面貌,是研究明代政治史、宫廷史和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其内容兼具史料性与文学性,既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细节,也体现了刘若愚作为宦官文人的独特观察与反思。
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北京出版社,1963
高士奇(1645-1704年)是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其著作涵盖经史、地理、文学等领域。《金鳌退食笔记》是其作品之一,作为清代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主要记录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和宫廷秘闻。
北京城市风貌与宫廷生活。详细描述了清代北京皇城的布局,包括紫禁城、三海(北海、中海、南海)、颐和园等皇家园林的建筑特色与功能;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名胜古迹(如卢沟桥、天坛、明十三陵)进行了历史溯源,结合文献与实地考察,辨析其修建年代、功能变迁;梳理了北京地名(如胡同、城门)的由来与演变,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记录了京杭大运河、永定河等水系的治理与利用,以及清代北京陆路、水路的交通网络。列举了北京周边的物产资源和皇家苑囿。同时还记载了清代宫廷的礼仪、节庆、饮食、服饰等生活细节;通过口述或文献整理,收录了部分宫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妃嫔轶事,以及帝王日常起居的片段。
《金鳌退食笔记》以亲历者视角和详实的考据,为研究清代北京的城市史、宫廷史与社会文化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后世学者常将其与《日下旧闻考》等著作互为参照,以还原清代北京的历史图景。
北京出版社1963年3月将以上两部作品合集出版,董先生购于196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