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新质生产力与城市规划改革
发布时间:2024-09-26 作者: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1.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过4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位,经济发展的动力正由过去的“出口、投资和消费”的发展模式向更多地依靠“创新、消费和优化要素配置”转变。据统计,我国出口依存度由2010年的25.97%下降至2023年18.86%,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呈现上升态势,据统计2023年科技进步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以上。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2023年居民最终消费支出达到38万亿元,过去45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的一般消费品需求,完成了从温饱型消费到追求质量和品牌型产品的消费过程,正在经历从产品消费到服务消费、体验消费的升级过程。但也要看到,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38%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普遍达到60%—70%的水平,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动能有待进一步激发。优化要素配置的核心是优先保障城市高品质的生活和服务的空间需求,从而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和集聚能力。只有集聚了多样化、高素质的人才,才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恒久动力。
据多方预测,203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75%左右,届时城镇人口接近10亿人,城市将是就业、生活、休憩以及各类公共服务、各类公共管理最主要的场所,也可以说是科技赋能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因此从规划建设的视角来看,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 
2. 将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其拥有的创造能力。满足新经济、新消费、新人群的需求,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新空间,促进新经济是城镇化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是顺应消费变化趋势。当前城市消费从一般消费品向更加注重环境、文化、服务、数字化的体验型经济转型,基本物质需求转向休闲、健康、文化等精神需求,这就需要追求放松的、舒适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配套。青年一代更加注重个性消费、文化消费、虚拟消费,青睐更多样化的服务方式,这就需要通过更多存量空间改造释放“第三空间”潜力,以特色事件触媒和特色化消费方式,促进新经济发展。二是精准服务人的需求。当前我们应重点关注4个“2亿人”: 2亿新市民、青年人,他们中约70%的人在城市租房居住,居住品质较差,住房困难突出;2亿生活在城镇老旧小区中的居民,这些住区普遍存在设施老化、功能不健全、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也需要逐步通过住房改善和小区环境品质提升予以解决;2亿老年人群体,住房适老化设施和小区适老化环境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居家养老的基本需求;2亿儿童,他们对于安全、健康生活环境的新需求是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城市应当关注的重点。4个“2亿人”的空间需求同样是科技赋能的主要场景,也是城市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三是实现空间的共享。城市是消费的场所,是生产的网络,也是面对面交流的公共空间。这种复杂多变的场景,既是创造新知识和激发新动能的载体,也是优化跃升要素组合的重要发力点。
3. 城市规划的改革要顺应时代新需求、创新供给方式
规划的历次改革从来都是应时代所需。改革开放的前30年规划在内容、方式上的一系列改革总的方向是通过空间要素的增量供给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发展的空间保障问题和空间结构的合理问题。当前城镇化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要随着时代进行相应的变革。简而言之,从“扩张发展”到“存量更新”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判断,从“建设”到“治理”是规划的底层逻辑。
具体在技术层面需要一些新的思维:一是对空间价值的认识,要从区位的固定性、条件的差异性进一步认识到空间价值的多重性和使用的多样性,为我们开展既有空间的分析和利用创造条件;二是规划管理要从土地的单一属性向复合属性转变,更多地实现空间的共享和共治;三是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需要更多融合经济学、文化学、信息科学等知识,推动各类空间更新行动的落地实施。总之,城市发展动力的不断转换需要用创新思维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