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规划设计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作者:段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作为一个规划设计工作者,有幸率领团队参加了总体规划工作营、提出“水乡客厅”构思并编制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了跨省域的规划建设导则、开展了地域特色风貌保护与发展研究,多层次地参与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形成了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下简称“示范区”)需要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创新路径。示范区所处的“沪苏嘉”交汇处是三地的发展洼地,也是矛盾集中地,行政分属带来文化、交通、水务、环保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未能有效解决,导致发展要素汇而不集、通而不畅。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在两省一市交界的原点,矛盾最突显的地方,打造一处体现东方意境、容纳和谐生境、提供游憩佳境、共聚创新环境的“江南庭院,水乡客厅”,集中实践和示范“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区域共享”的发展理念,并进一步提出建设一个与自然环境协调,浸润吴根越角江南文化的标志物“方厅水院”,提供交流场所和配套服务功能。该构思受到广泛认同,并被纳入中央批复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之中。
总规批复之后如何落实,编制详细规划是重要手段。我们受邀编制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作为我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示范区国土地类、空间结构、生态环境、城市设计、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住房、交通、市政、安全防灾等系统的管控要求,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提供法定依据。
其间,针对示范区不同地区间功能不匹配、空间不协调、风格不统一、管理不精细的主要困境,我们联合上海规划院和上海市政院,深入分析示范区规划建设管理现状,借鉴对比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及其标准,注重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现行地方标准的协调,通过全新的“3+1+X”模式(3是指示范区内3个行政主体的现行标准,1是指国家(行业)标准,X是指若干个国内外稍高或同等发展水平的区域或城市标准),统筹协调“水、林、田、镇、村”全要素,编制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导则》。该导则作为我国首部跨省域规划建设标准化成果,一期已经试行两年,二期于2024年1月2日获批正式发布,为起步建设阶段的示范区提供了统一遵守的空间质量底线与实施基准。
同时,为探索示范区如何通过规划来锚固生态基底、厚植文化优势、彰显人居特色,我们开展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江南城乡地域特色塑造研究》,为示范区特色风貌的深挖与彰显出谋划策。基于团队在太湖流域城镇空间二十余年的持续跟踪研究,通过对太湖流域城镇空间与自然、人文互动形成的空间基因的总结,为示范区城乡地域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2024年2月20日,示范区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报告(2023年度)》,报告认为示范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持续优化,区域一体化空间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基本构建成型,有力支撑了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水乡客厅详细规划实现了示范区总规的“精准纵向传导”,规划建设导则实现了“一套标准管品质”。
目前,示范区已推进145个重点项目,方厅水院项目已开工建设,水乡客厅蓝环先导段、江南圩田一期、桑基鱼塘一期已建成,三地互联互通、一体化建设正在全面开展,生态系统和交通路网骨架初步彰显,重要功能节点建设有序推进。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规划与设计所起的引领与统筹作用。未来,期待进一步加强各类规划的协同一体,在规、建、治的管理全过程中,在规划、设计、建设、经营、使用的生命全周期中做出新探索,助力示范区成为跨行政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窗口与核心承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