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中国路径” 学术笔谈
作者:《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

“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中国路径”
学术笔谈

[主编按语] 六十余年来,中国历史城镇保护与规划的先行者、城市建设史和城乡遗产保护学科奠基人之一的阮仪三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实践与教学工作,并因这方面的卓越贡献两次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奖项。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激发中青年学者传承老一辈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的责任感及使命感,更好地促进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创新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于2023年10月29日在上海隆重举行了“阮仪三教授城市保护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中国路径国际论坛”。
本刊编辑部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整理集结为“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中国路径”及“阮仪三教授城市保护学术思想”学术笔谈,总结凝练为以下四个主要议题:
(1)    文脉传承与基因延续
段进指出传承城市空间文脉,通过空间基因延续空间要素的稳定组织关系和深层机制,需要努力探索形式背后的生成逻辑和科学内核;周俭从“城乡活态文化遗产保护”学术思想出发,提出要关注居民的需求,深入理解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价值特征和内涵,把历史资源的发掘与日常社会经济行动有效结合;李晓江强调了阮仪三先生的城市有机更新理念,认为文化之于城市不是锦上添花、好中做优,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
(2)    保护与开发
常青提出保护是管控变化,而不是阻止进化,要把保护的类型和质量放在规模和数量扩大之上,既要守住保护的法律底线又要以传承和再生作为出发点;王建国认为应该“精细保护”,注重不同历史文化保护对象中的不同“颗粒度”,注意“尺度效应”,进一步提出了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与社会资本开展有边界的合作,与利益相关人协商项目操作实施的共赢模式;伍江则表达了自己对城市更新过程的实践困惑与反思,城市单体建筑的价值与城市整体历史景观的价值究竟如何判定?对于历史遗存改造和活化利用有无底线?适应性更新的底线是什么?
(3)    遗产智化
王建国强调要科学保护,采用新兴数字技术探索城市形态“一果多因”的建构肌理;伍江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在规划设计方法、施工建造技术、材料修复技术、安全监测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与突破;张兵则在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的建设基础上指出,可以通过与调查、审批、土地供应、执法督察、不动产登记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4)    政策导向与机制创新
张兵提出应该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统筹的积极作用,充分运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手段,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中盘活存量;伍江则认为面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性转型,现有的法规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体制都亟待随之转变,探索建立新的市场激励机制已经成为克服当下建成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适应性改造和活化利用瓶颈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阮仪三先生坚守于城市历史文化研究和保护事业,“仪三精神”激励培养了一代代学者,其古城保护理念、工法和方法更是为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中国路径注入精髓。与会专家们的观点不仅揭示了他们对遗产保护领域的多元视角和深刻认识,也反映了他们对“仪三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我们期待这些洞见能够激发更多创新思考,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