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基于家园理念的人民城市设计实践与思考
作者:匡晓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上海同济城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一、人民城市设计

1986年,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开拓者金经昌先生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寄语:“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具体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要从人民需要的长远利益着想”。同济规划师生一直谨记着金经昌先生的言传身教并付诸实践探索。以杨浦滨江地区城市更新为例,2010年我在主持的杨浦滨江地区更新城市设计中就提出了“面向市民开放、形成公共活力和回归拥江发展”的设计理念。随后由章明教授主持的杨浦滨江一期景观设计,完成了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型。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指出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初心。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了质效提升为主的新发展阶段,回应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吴志强院士所说:“城市规划应永远站在‘人的美好生活’的初心起点上,更要追求人民美好生活的‘高线’。”城市设计是一种将人类文明赋予物质空间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人民城市设计就是更加强调为每一个具象的“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不仅是物质的体验,更包括精神的内涵。

二、“家园”理念的内涵

2016年,由吴志强教授领衔,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共同参与了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国际招标工作。在副中心规划中吴志强教授提出了“家园”模式。“家园”一词,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文化涵义。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提到他的家国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相较于“社区”而言,“家园”一词是更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话语表达,是在邻里共同空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生关系和共同精神的总和。

“家园”的内涵既沿承了中国传统营城历史,也借鉴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中“邻里单元”的概念,又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内涵。“家园”作为城市的社会空间单元,是实现组团式布局和职住多元平衡的理想组织模式。“家园”规划聚焦“根治交通问题、回归绿色慢行、强化社区意识、关爱邻里安全、保护公共财产以及营造绿色环境”六大目标,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幸福乐活的家园中心构建,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并有机组构就业创业空间,满足居民生活、工作、娱乐、社交以及精神归属等多层次需求,是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物质、流动五大要素统筹的幸福家园。

三、基于家园理念的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实践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从组团和家园规划体系、家园单元和多元平衡、家园中心和家园营造等3个层次实践家园理念。

组团和家园规划体系:在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的总体城市设计中层面采用了组团和家园规划体系,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在构建蓝绿生态网络的基础上,依托水网、绿网和路网,形成12个功能复合、宜居宜业、职住平衡的“多级水城共融的民生共享组团”。针对副中心发展存在的城市问题,提出“家园”解决方案,划分出多个民生共享的幸福家园,每个家园配备一处功能完备的家园中心。

家园单元和多元平衡:规划以“家园”为核心理念,归纳了绿、治、住、行、商、医、教、产、基、创十项功能要素,构建了“十元平衡”的理想家园模型。采用机器学习和多代理人混合算法进行方案推演,基于政府、规划师、市民、投资者四方主体的布局博弈,以期在最小的城市社会单元中最大程度地协调功能需求,形成多方共赢的布局方案。同时,以绿色出行为根本导向,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使居民强化社区意识。

老城地区的另一项重要议题即在存量社区中开展社区营造活动。通州城市副中心04组团同济责任规划师团队负责的老城区内存在大量老旧小区,其中后南仓小区始建于1980年代,责师团队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后南仓广场“新芽项目”为契机,深度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激发居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实现精细化治理。在城市更新全过程中采用参与式规划方法,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开展“幸福家园,共建共享”系列营造活动,组织在地居民参与到广场的更新建设中,实现幸福家园的共建共享。

家园中心和家园营造:规划提出以“家园中心”为核心,在新建地区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保障,在老城地区着重于补足民生短板,以点状分散布局的方式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四、结语

人民城市设计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生动注解,“家园”理念的提出及其在北京副中心的生动实践,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