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以人民为中心“——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规划的多元包容探索
作者:周 俭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规划用地面积12.7km2,是雄安新区率先落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支撑启动区建设、探索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创新模式的先行区。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元包容”为导向,以“场所、尺度、差异、复合、慢行”为关键词,在容东片区规划中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一、无处不在的交往场所

容东片区规划在空间形态上传承中国传统城市街坊建筑沿街围合布局的类型,在城市和社区的公共活动街区形成围合型街坊肌理。由围合街坊形成内外有别的空间层级,构建了容东片区“内院外街”的城市空间模式,从安静私密到繁华公共,营造适宜行为心理的空间层次序列和空间领域体系,既满足居民对街坊内空间领域感的需求,又利于营造城市街道的活力。

容东片区居民社区交往场所的密度到达23处/km2,交往场所的类型包括住宅街坊中的慢行公共街坊路、街头街旁休息活动场地和社区公园。其中公共街坊路限制机动车通行,是在一个住宅街坊中两个住宅院落之间的公共空间,采用了路肩式、园林式和广场式等3种空间断面形式,串联各个住宅街坊,沿线布置运动和活动场地、休闲和休息设施,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居民邻里交往场所,深受居民喜爱。

二、注重住区空间的基本尺度及其组合

容东片区规划注重住区空间的基本尺度与空间层次对多元化人群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规划由两个住宅院落组成住宅基准街坊,由16个左右的基准住宅院落组成复合邻里,由6个左右的复合邻里组成社区的基本结构。

规划在安置住宅院落中充分考虑了外来居民的融合问题,预留了50%左右的住房提供给外来居民租住。规划在两个半私密层级的住宅院落之间设置半公共层级的慢行街坊路,共同组成一个住宅基准街坊。每个住宅院落的规模控制在300户左右,形成一个适宜邻里关系形成的尺度。两个住宅院落组成一个可分可合的住宅基准街坊,营造一种既开放又利于居民融合的新型城市住宅街坊。

三、差异化预留公共服务空间

容东片区规划以建设儿童友好社区、老年友好社区、健康社区为目标,以“差异配置、利于交往、集约便捷”的规划原则建构容东片区友好社区公共服务空间集成体系。社区级和邻里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必配和选配两类,又称为“十全十美”。“十全”为必配设施,“十美”为选配设施,可根据自身定位和实际需求,从规划建议的20项设施和功能空间中按需选配。

各类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主要采用独立占地的形式,邻里级公共服务设施为了便于贴近日常生活、就近服务,规划采用沿街附建的形式。规划对邻里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配置,要求在住宅建设用地中控制预留3%左右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经营性)建筑面积,用于“十全十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划对邻里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在规定的生活性支路两侧与住宅复合设置,布局在住宅的沿街底层,使邻里公共服务设施与住区紧密联系,便利居民的日常短距离使用,同时创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四、复合用地支撑体系

单一用地功能地块会造成街坊和地块活动内向化的弊端,而复合用地构成的街区可形成具有外向性特征的城市和社区界面,易形成包容性更强的社会环境,激发更有活力的城市和街区。在容东片区,规划鼓励多元化的土地复合使用,居住与就业复合布置、生活与服务就近安排、安置人口与导入人口混合居住,设施共享、社区共治,营造包容开放的复合街区。

规划以复合用地为技术手段构建复合型街区。在复合邻里的沿街和重要街道转角安排了除公共服务设施之外的公寓、酒店、商务办公等设施,将居住、商业、公共服务、办公、文化、管理等多种功能混合布置,有助于缩减通勤和服务距离,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全覆盖、居住就业趋均衡的空间布局结构。

容东片区对各类规划用地均采用多种的功能复合方式。规划规定:住宅用地(R1)以复合邻里为空间统筹单元,保障不少于87%的建筑量用于住宅建设,根据不同区位情况安排3%-13%的建筑量用于商务办公、日常商业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对各类用地中复合的非独立占地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商务设施的布局采用“虚线”指引落位的方法,引导这类功能布置在居住街区的生活性街道两侧,并在实施方案中进行落实。

五、绿色出行支撑体系

容东片区绿色出行规划体系旨在在适宜慢行出行的15分钟生活圈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使慢行交通在适宜的出行范围内最大化地发挥其效用,成为居民最优的日常生活出行方式。

在容东片区的慢行体系规划中,除了两横两纵的慢行专用路和覆盖全路网的慢行专用道外,规划设置的街坊路系统属于容东片区道路体系中为步行、非机动车以及应急车辆通行而建立的组团慢行专用空间系统。街坊路服务住宅街坊与邻里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短距离出行,作为“窄路密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最后100m”的日常出行需求,便利市民日常生活出行和日常活动,串联社区中心、邻里中心、学校等日常服务设施。容东片区共规划140条街坊路、总长度约34km,起到加密绿色出行局部循环、拓展绿色出行空间和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增强居民健康活动的效用。在规划中,街坊路采用虚线控制方法,在出入口方位不变的前提下,可根据地块设计需求调整线形。路幅中限定自行车通行空间,全段实行机动车交通管控,以提升慢行交通空间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