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百年传承守正创新——沿着规划前辈们的足迹
作者:卓 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教授,同济大学1988级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1993级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学科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城乡空间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模式均发生了重大调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是我国规划实践和行业需求变化的突出体现;另一方面,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走绿色转型发展道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驱动下,城乡规划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自我革新趋势。

从2021年4月起,我接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等一系列学科发展的规划任务接踵而来,深感重任在肩。为迎接学科百年纪念,我同时着手整理并组织编写《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史》,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让我得以从学科发展的历史长卷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和力量。回顾百年学科发展历程,让我从办学宗旨、发展路径、学术精神和培养目标等4个方面加深了对规划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从规划前辈的思想足迹中找到了未来努力前行的方向。

第一,规划教育的宗旨要始终坚持服务为民的实践导向。我国规划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金经昌先生给1986届毕业生的赠言中,以标题这一醒目的方式明确“城市规划是具体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以此办学宗旨为指引,规划教育应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作为核心任务。仅仅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还要创造性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不仅是当下的问题,还包括未来的问题!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规划教育不仅要继续坚持并加强设计能力训练,而且还要努力从设计走进实践,在现实问题的挑战下,培养学生综合性、前瞻性、创新性的设计能力。

第二,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自我革新。学科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需要长期积累,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与时俱进。把握守正创新之间的平衡是关键。同济规划的百年发展,经过了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但在学科发展问题上,同济规划前辈们求同存异、团结一心,渡过了一个个难关,团结和创新是这一过程最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初期,董鉴泓先生等在考察西方规划教育发展规律和状况后,对同济规划教学体系及时做出布局调整,一批中青年教师放下教鞭,由零开始,重新学习,开设出一批与相邻学科交叉的新课程。前辈们的自我革新精神,为今天同济规划的学科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崇尚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建设多元融合的学术共同体。规划学科在诞生之初就具有多学科的特点。金经昌先生常常用“乐队指挥”来比喻“一专多能”的规划师,认为规划的“专”应建立在“博”的基础之上。前辈们留下了多元融合的学院文化和鼓励学科交叉的学术传统。今天,我们不仅要推动学科交叉的学科群建设,更要与兄弟院校“同舟共济”,与行业部门积极互动,推动规划教育的东西部交流合作,搭建学科发展论坛等交流平台,不断扩大属于我们大家的城乡规划学术共同体。

第四,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开阔国际视野,培养文化自信和领导力。规划学科是我国各学科中最具世界领先潜力的,这与我国独特的制度优势和深厚的城市文化分不开。规划学科不是中国独有的,中外规划学科有着共同的发展规律。同济规划受益于国际交流,国际学界也需要中国经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规划前辈敢为人先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的用国际化的学术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主场”意识和文化自觉,推动更多“以我为主”的国际交流,

我国规划教育的确正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要看到一些问题和现象并非我国独有的,一些国家的规划教育危机比我国发生得更早也更普遍。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增加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作为直面应对这一不确定性的学科,城乡规划的时间维度是其他学科少有的,其特殊的战略价值也让我们有理由坚信:规划学科的发展必定有着广阔而美好的前景!规划的春天并未过去,而是刚刚到来!我国的许多国家战略都与规划学科紧密关联,而我国的规划学科还相对年青,总体规模尚小,这就更需要我们团结一心,同舟共济,进一步把规划学科做大做强!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青年精英加入到规划师这一挑战未来的专业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