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同济规划,百年成林,卌载立人
作者:黄明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同济大学1978级城 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欣闻同济规划学科办学已历百年,回想个人沐浴同济规划的阳光雨露四十余载,感慨万千。

本科4年,恰逢我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当时的我们,对城市规划一无所知,更不知道未来几十年,这个专业会把我们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建设如此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大学4年里,金经昌、李德华、董鉴泓、陈秉钊、阮仪三、徐循初等先生不仅给我们传授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城市、看待规划,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他们对于专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新观念、新思想的追寻与探索。正是这些,感染、激励了我们每一个人。

毕业至今四十载,虽然日常工作上与同济的联系不多,但在工作之余,同济对我的影响,体现在学术、教学等许多方面。

20年前,我在西安建大读博。准备开题报告时,我想一定要听听我的老师们的意见。正是陈秉钊先生、陶松龄先生、董鉴泓先生,以及同学吴志强等对我的指导,他们以其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对我顺利完成博士学业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西安建大的规划专业,历来以人居环境、空间设计为特色。但过去由于条件所限,总规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题目少、假题假做的情况较为突出。20多年前,按照学院的安排,我进入总规课程设计教学小组,在充分借鉴同济总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真题真做”结合“真题假做”的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总规课程设计成为我们的品牌课程。

近20年,我与同济《城市规划学刊》联系较多。除了工作上的一些因素外,每年参加“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聆听高水平的学术演讲,感受董先生和蔼亲切的教诲和慈祥憨厚的笑容,都成为我一年一度回同济的重要目的。

经过百年的耕耘、几十年的凝练,我认为同济规划学科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性。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师团队的配置,抑或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整体性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它反映在对城市、对规划以及对规划相关因素的整体认识,也反映在对一个具体项目从社会经济到市政交通设施的协同考虑,更体现在同济对规划学科发展脉络的把握、对我国城市规划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以及同济一代代教师的整齐划一的高水准。

二是前瞻性。在我们读书的改革开放初期,同济规划的这一特点就体现得非常充分。当时我国的规划还是以“做方案”为主流,但同济已经关注到了区域社会经济、数理统计、环境保护、城市设计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并在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近几十年来,同济规划学科的这一特点愈发凸显。从学科教师与世界各国知名学校间的“走出去、请进来”,到创办世界规划院校大会,到作为创新成果的上海2010世博会会址规划建设,以及众多的全国优秀规划项目获奖,同济的规划充分展示出了学科和行业的领先、翘楚地位。

三是多样性。城市规划与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同济的规划,作为初期由建筑学科发展起来的专业,很早就有了“综合”“多样”的意识。我们读书的时候,就深知规划专业的老师除了共同的“看家本领”外,还有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像阮仪三老师的古城保护、陈秉钊老师的数理统计、陈亦清老师的区域规划、何林老师的环境保护、邓述平老师的城市设计等等。近几十年,同济老师们的多样性发展更是百花齐放,研究方向拓展到了现代规划学科的各个领域。

第四方面,也是给我留下最深刻感受的,是同济规划学科的许许多多老师对专业的热爱、痴迷、执着与坚守。从1960年代初到1970年代末,城市规划在我国不被重视,一度处于消亡边缘,而同济的老师们历经挫折、痴心不改,默默地坚守,为 198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规划的春天保留了种子。至今这个种子已经变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并在中国的大地上化作一片片绿荫:全国目前的200多所高校的规划专业,绝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与同济规划的渊源。《城市规划学刊》的发展历史,更能说明同济规划的执着与坚守。从1950年代后期少人问津的《城市规划资料汇编》,到后来的《城市规划汇刊》,再到当今的《城市规划学刊》,60多年来,以董鉴泓先生为核心的一代代办刊老师们甘于寂寞、无私奉献,不仅使得《城市规划学刊》成为中国城市规划最具代表性的专业期刊之一,而且由学刊发起的“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也成为每年一度的我国城市规划高峰论坛。同济规划从创办初期的寂寞无人识,经历了悬崖百丈冰、黄昏风和雨,坚守到了今日中国大地花团锦簇、山花烂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