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思考:提升城市高密度社区的韧性
作者:袁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最主要的场所,作为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组织群众最有效的载体,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城市治理和基层防控的基本单元。在全球大流行病中,如何提升高密度社区的韧性,建构起城市中基层管控单元以保障居民健康生活?

1.宜居韧性要建立在底线控制之上

纵观国内外感染率高的社区,如新加坡外籍劳工的集体宿舍区(人均居住空间2.5—4.5m2)、成都“DYF4”社区(高层居住区,人口密度约1800人/hm2),广州因疫情而封控的HY小区(多层老旧小区人口密度约830人/hm2)和NH村(低层和多层城中村约980人/hm2),深圳疫情较严重的XS社区(低层和多层城中村人口密度约1000人/hm2),它们的共同点为人口过于集中和流动性强,人口密度远高于目前行业标准,包括:①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居住人口密度263—435人/hm2;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5分钟生活圈的居住人口密度:低层213—256人/hm2、多层233—435人/hm2、高层370—556人/hm2

尽管降低人均居住面积和提高人口集中度,有助于减少低收入群体在大城市的居住成本,但是超负荷集聚和缺乏管控会加速疫情传播。未来城市更新规划中,对老旧小区、城中村更新改造需要以底线意识保障居民的基本健康安全。适当疏解疫情感染高危社区的人口密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水平;通过更新改造优化建筑风热环境和排水系统,从而规避疫情在住宅楼栋之间串联传播等。目前,建设健康社区的重要性已逐步凸显,从日常体育休闲活动、社区交往到疫情防控、卫生管理等多样化功能都需要在社区层面落实。

2.空间韧性在于提升社区的蓝绿空间冗余度

“冗余空间”体系是城市防灾减灾系统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布局形成韧性有余的城市结构,可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空间能力,而各类蓝绿空间是城市系统冗余性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病患排查、收治和隔离、物资储备和供给等社区防疫工作的空间要求骤增,针对日常需求的常规空间供给将面临超负荷压力。未来城市规划中应进一步提升社区内外的蓝绿空间冗余度,做好刚弹相济的战略预留,为防疫工作应急空间提供保障,为呼吸类疾病突发期控制适宜的隔离分区和留作临时方舱等,进而构建多功能、多层级、高效率的应急防疫系统。

3.治理韧性的关键是培养居民参与和多主体协作的机制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导致邻里关系疏离、社区凝聚力薄弱等问题。但是经历了多次疫情封控的磨练,现今已有大量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团购”“核酸志愿者”等工作中,广州的“党员突击队”“红棉老兵志愿队”等来自社区的各类团体更加活跃。疫情期间,居民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参与意识,更能够主动而密切地关注社区需求动态,这正是社区治理中最具生命力之所在。

社区治理韧性的关键在于居民的高度参与、多主体的高效率和高品质协作,通过居民、居委会、物业公司、第三方组织及其他社区工作者等沟通协作、各司其职,将实现社区治理的效率最大化和成效最优化,并建立起长效的协作机制,提升社区的自组织能力,保障社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持续运作。规划师作为城市规划从业者和社区居民的双重身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为疫情大数据防控、健康社区规划和治理建言献策,助力疫情管控工作向社区下沉和精准实施。疫情期间社区治理更要以人为本,满足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物资保障、卫生健康和社区安全等需求;信息公开透明有助于协助居民实现有效的自我预警和防控。

城市规划应当不忘初心,始终承担其保障人们宜居、安全、健康的基础职责,为提升城市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和长期挑战的韧性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