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尺度”与“精度”——城市空间规划与管控的一体化
作者:杨俊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肆虐已经进入第三年,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威胁与经济损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持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空间的使用方式。城市随时可能面临着疫情局部或多点散发的冲击,核酸检测点、医学观察点、集中隔离点等应对举措与设施需要城市空间具有更大兼容性与弹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等动态变化又需要动态地调整与物资供给;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也提出大城市要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这些无疑对城市空间的规划与管控提出了更加精准的要求,而城市发生疫情的程度不同,其所采取的管控方式也有所不同,存在着空间“尺度”与管控“精度”之间的对应与匹配关系。

这其中蕴含着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阻断传播途径,即对城市流动性的限制;另一个是控制传染源,即集中隔离救治设施的投入。

在城市尺度下,需要对疫情状态的精准研判与城市防疫策略的精准制定。现在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已经能够实现精准定位密接者、次密接者、时空伴随者等相关人群,进而构建完整传播链,并绘制疫情地图,对城市疫情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由此,将决定对城市流动性的限制等级,关闭对外道路、封闭对外交通枢纽、城市特定区域封控等,并将决定投入相关医疗设施和人员的程度。这其中也涉及城市空间的弹性问题。实际上,无论什么样的防控政策,城市的流动性都是需要保证的,这是城市物资供应和医疗维持所必需的,也是一个城市整体空间系统调整与管控需求的互馈优化问题。

在街道(社区)尺度下,需要解决具体防控范围和等级的精准划定。在具体的防控管理中,城市空间往往是以街道(社区)为单元进行分割的。在确定阳性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人群的具体地址后,会对区域内部的空间进行更加具体的细分,采用隔离、限制、开放等不同措施。居民也因所在位置风险程度的不同,活动范围被限制为居家、小区、街道等。这就需要在“生活圈”的基础上叠合“防疫圈”,充分保障核酸检测、医疗转运、生活物资等资源的供应,而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在规划层面进行调整,完善公服配套设施及标准,并与街道(社区)的范围相协调。此外,在这一尺度下,因人的状态不断发生改变,空间边界与管理措施都是不断调整的,是一种动态交互的变化过程,因此对人和空间的界定与识别需要更加精准。

更进一步细分的尺度是建筑尺度,这是人群集聚密度最高、共用设施最密集的尺度,需要精准定位疫情可能的传播途径与方式,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筑内部的传播是快速且隐蔽的,通风系统、电梯、开关、扶手、管道等都会成为疫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建筑设计,特别是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重视通风、污水系统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在具体的管控过程中,需要结合病毒的变异发展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传播途径、方式、范围等变化,精准施策,确保不在建筑内部发生大规模集中感染。

在不同尺度的城市空间中,要做到高精度的定位与研判,离不开数字技术与智能算法的支撑,如城市尺度下的LBS、POI 等数据解析、街道尺度下的智能服务设施、建筑尺度下的感应监测等一系列技术方法,以及基于这些技术方法的智能预警系统等。如果能将这些技术方法集成为统一的管控平台,将能打通各个尺度之间的衔接屏障,形成空间与管控一体化的精准防控机制,大大降低疫情突发造成的城市系统紊乱和物资供应紧张等问题,提升疫情的防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