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学科在降险减灾中的作用
作者:翟国方(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规划与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自2019年底起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地缘政治格局。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加强超大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下面就城乡规划学科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1.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

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地震、洪涝、台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风险为主的风险结构逐渐演变为以新冠、核泄漏、金融危机、疯牛病等由人为活动带来的风险为主的风险结构,在城市或区域所呈现的风险景观变得更加多样化、规模化和复杂化,也使风险治理的难度剧增,这也就是1986年贝克(UlrichBeck)所说的“风险社会”。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今后如何有效应对城市的不确定性,可能需要城乡规划学科在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上优化转型。

2.风险防范化解将成为城乡规划学科的基础性内容

所谓风险,就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在以往的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过程中和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中,更多的是强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防洪规划、消防规划和人防规划在上位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相应措施的落实和落地,从城市风险最小化角度对城市发展方案进行评估优化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规划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作用的有效发挥。

自然资源部2020年发布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中就明确提出要重视灾害风险评估,并将其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工作之一。城乡规划学科可以在科学分析和评估灾害风险的基础上,在人口和产业远离高风险地区布局、减少城市脆弱性、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等降险减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3.韧性城市是应对城市风险的新理念和新范式

韧性城市是指在受到灾害或事故的冲击时,不仅不会受到致命的破坏而瘫痪、而且还能够快速恢复的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本质上就是城市风险的综合治理,这也已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国家战略。

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可从空间与非空间两个方面进行,形成多道防线。空间方面侧重于对物资、场所、用地的安排,主要应用于灾前规划和灾中应急救援管理,包括避让高风险地区、强化设施抗灾能力、储备救援物资、建设应急演练基地、优化城市布局结构(用地、人口、产业、交通等)等内容。非空间策略侧重于机制体系的构建,为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多灾种的综合防灾体系构建、多部门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区域防灾共享联动体系构建、全过程应急预案制定以及新技术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等。

4.韧性思维要纳入城乡规划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

新冠疫情给我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城市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它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有效应对这种不确定性,需要规划思维方式的转变。事实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已经关注新冠疫情对城乡规划布局的影响,以及如何发挥城乡规划学科在降险减灾中的作用。规划思维方式的转变,又首先依赖于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的转型,也就是说,规划理念要由以往的确定性应对的规划转向韧性(风险)应对的规划。

在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方面,日本、美国等国的规划院校大多开设防灾减灾相关的课程。在我国,即使在通过规划专业评估的高校,据我们统计分析,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也不超过一半,其中只有个别高校的课程内容涉及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内容。因此,期待今后各规划院校除了要开设防灾减灾救灾相关的专业课程、全面融入韧性理念外,每门专业课最好还应有风险应对的相关内容,让韧性理念切实贯彻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始终,有效提升城乡规划人才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