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创新的空间干预能力是贯穿规划学科和规划教育发展的主线
作者:杨贵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创新的空间干预能力”是指面对规划物质空间客体,能综合运用相关系统知识,采用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法,有效促进相应的空间形态改变,以缓解或解决突出的矛盾问题和发展需求,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的永续发展。

“创新的空间干预能力”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精准性、实效性等主要特征,它是一种特有的专业能力,是城乡规划学科的立学根本,也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对于宏观层面的国土空间的总体规划,还是中观层面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抑或是微观层面的建成空间环境的微更新改造,都需要这种“创新的空间干预能力”。这种能力不会导致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产生另一个或多个其他问题。相反,这种能力在针对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顾及问题的各种相关因素,非但不会产生新的问题,而且还能够连带解决多个问题,或者为解决相关的问题提供好接口。

“创新的空间干预能力”需要培养规划师具有综合的知识体系,不仅需要空间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本底知识,更需要扎实的城乡物质空间客体本身的工程知识。把物质空间干预的工程知识和相关知识融汇一体,综合、全面、精准判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或未来发展所需的关键需求,给出既合乎逻辑,又具有超越平凡的、能够付诸实施的规划设计方案,在错综复杂的城乡空间系统中寻求改善和发展,这既是卓越规划师的职业目标,也是规划教育创新努力的方向。如果缺乏对于城乡空间客体的工程知识,就难以激发干预空间的创新概念、创新路径和创新方法,就难以给出精准的、实效的干预措施,也就无法体现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予传统的规划学科和规划教育以新的发展契机。在大数据的辅助下,“创新的空间干预能力”如虎添翼。传统的基于经验的决策模式加上现代的基于数字的分析,使得规划师更加准确地、深入地了解城乡空间形态的演进规律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吴志强院士创立的“流空间”智能城市规划理论进一步揭示了城乡空间“塑形”的内在规律性。城乡空间的“形”在复杂巨系统多要素“流”的动态影响下,建构了“形”与“流”之间相生、相灭的关系。在智能数字挖掘和分析图解的基础上,规划师超越了以往十分重要但繁杂细碎、难以周全、难以即时的现状资料收集,从而将更多时间精力用于对问题的研判和发展路径的选择上。这将导致规划学科和规划教育的过程和方式发生“范式性”的改变,影响规划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课程体系,为“创新的空间干预能力”提供支撑。

面向未来,城乡规划学科与规划教育需要创新发展,而“创新的空间能力干预”是贯穿这一发展的主线。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应具有支撑“创新的空间干预能力”的自觉性。尽管数字技术为即时呈现城乡要素流动及其空间形态聚散关系提供了划时代的工具和方法,但是也需要十分警醒城乡空间的人文性要义。城乡空间的人文性关乎城乡历史文化发展的积淀和当下不同特征人群日常生活的社会公平性。人文性是城乡空间的魅力和意义所在。我国发展现阶段,城乡空间塑“形”的“流”,更多是受到经济活动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驱动,虽然它使得城乡经济效率更高,但也可能导致城乡人文性的损失。因此,规划师“创新的空间干预能力”将平衡城乡发展的各种要素,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通过创新的空间干预,实现美好人居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