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新挑战新使命——站在新起点上的规划学科
作者:王世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也开展了一系列转折性、开创性的工作。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综合系统思维推进国家和地方的空间治理能力提升,是当前规划学科与行业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议题。

一、城乡规划学科面临新挑战

空间治理能力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规划学科提出全方位的新挑战,其严峻性甚至大于2011年从建筑学分离而设置一级学科,既涉及学科建设的固本强基,更要求拓展学科交叉的内优外融。一级学科成立时拟定的6个研究方向体现了传承空间形态规划的设计传统与拓展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的并重,实现了从专业、二级学科到一级学科的积极引导作用,城乡规划学科已经形成了空间品质、公共政策和社会实践三大属性并重的内涵,国家层面也认可规划学科兼具城市科学研究的学术属性和空间规划实践的专业属性。在空间治理的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目标要求下,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如何将城乡规划的空间逻辑和技术能力有效服务于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在尺度适应、要素识别、管控方式、有效实施等方面亟待梳理,在学科建设中如何与国土领域的资源环境学科群、治理领域的公共管理学科群进行跨学科协同也亟待推进。

知识体系重构方面,由于源自苏联和西方的理论与中国的规划实践尚缺少深入的学理性建构,知识内容不断扩张但各类知识融贯性较弱,拼贴特征明显,缺乏逻辑自洽。生态文明建设对学科提出了根本性的转向要求,城乡规划学科聚焦人居尺度的空间品质营造必须与以自然资源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生态学、农学、林学等相关学科形成有效的知识集成,形成对全域全要素的空间解释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向对城乡规划提出了从偏向物质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的城市导向转向全域国土空间治理导向的要求,学科知识范畴必须从技术性内容全面转向空间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以体现空间资源的国家性、空间管制的合理性和地方治理的适宜性等特征。

二、空间规划教育承载新使命

规划实践是城乡规划学科演进的动力,推动着中国城乡规划学科走向更高水平,而规划教育则通过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空间规划实践。中国规划实践经历计划经济体制背景的国家性优先,到改革开放探索性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的地方性优先,到生态文明时代空间治理体系背景的国家地方性。回顾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规划教育,从早期引入苏联模式和西方原理服务计划性城市建设,到借鉴西方理论和城市实践来服务改革开放,配合分税制、住房制度、土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建立规划控制体系,到配合国家加入WTO向世界开放而更全面地引入全球规划理念,规划教育的新使命是在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与空间规划模式上走出“自己的路”。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借鉴了西方城市化中利用资本的市场化经验,但保持了相当的限度,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目标始终表现着西方理论难以解释的不适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的世界现代化格局,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规划学科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承载着解释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历史任务。

三、新起点的规划学科前瞻

城市发展和治理水平、乡村振兴和美好程度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城乡规划学科正站在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起点上,从城乡建成环境走向国土空间的全域全要素,既要对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优化,也要对国土空间规划治理进行响应和拓展;既需要更智能、先进、可靠的技术集成对空间进行感知、监测和模拟,也需要更智慧、包容、共享的制度创新对城乡发展过程进行引导、管控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