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笔谈

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的规划学科与规划教育创新
作者:罗萍嘉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我国城乡规划教育体系自1950年代以来,经历了以建筑功 能为基础的物质形态规划和以城市科学为基础的综合规划。目前有的学者认为规划核心理论应坚守空间化特征,城市规划如果脱离了城市空间,学科将难以立足;也有学者指出,规划必须跨越学科界限,才能成功地解决复杂的城市问题。在当前时代背景与发展诉求下,城乡规划的工作方式由终极蓝图式的规划转向综合性、全周期的规划,规划重心由增量开发建设转向存量更新提质,规划目标从城乡空间布局转向国土空间资源配置,规划教育应该一方面坚守规划的空间属性,另外一方面也需要面向相关学科领域实现知识更新与拓展。但是,不论怎么发展与拓展,都改变不了城乡规划属于工程教育体系这一重要内涵。2021年6月21日,《华盛顿协议》(简称《华协》)颁布了第4版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框架,这次《华协》修订的主要背景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社会需求变化和新思路,以及当代价值观和解决工程问题的需求变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规划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应该较以往更加开放、包容和多样化。

总体来看,《华协》的工程人才培养的标准框架仍建立在知识、能力与态度三位一体的系统架构之上,但是,每一个要素的内涵都进行了具体的更新,这些更新对引导我国规划学科与规划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知识层面,有三个关键词:数据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运行。在新版协议中,除了2013版中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还多次强调了数学、数据、计算性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数据科学的知识标准,这表达了工程领域对近10年全球数据爆炸的回应,也是规划教育亟须补齐的短板。面对每天积累万亿字节数据的实践对象,未来的规划从业者能否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新版协议明确提出了工程师应对相应的社会科学有认知,具体包括公共健康、安全、经济和法律等。对于一般性的工程专业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具有浓厚社会工程属性的规划专业,但是在我们的培养体系里,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虽有涉及但反馈效果并不理想。最后是工程运行,从原来的结果层面拓展到了全生命周期和过程管理,特别提到了资源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全寿命成本、资源循环和零净碳排,虽然近年来的城市韧性、城市体检和“双碳”目标在规划领域成为热点,但是城市工程的运行逻辑和科学认知仍存在诸多挑战。

其次,在能力层面,有三个变化。第一个变化体现了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计算、实验、分析等工具和技能的掌握。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对规划研究与实践产生的深刻影响,而国土空间规划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因此以多源数据调查与分析为基础的规划方案生成能力是未来规划师的必备技能。第二个变化体现在沟通能力上,在后疫情时代,除了面对面、团队式的沟通,还首次提出了远程和分布式工作环境的沟通能力。第三个变化,是对规划专业最贴切的一个能力——适应能力,具体是指工程中的市场变化或技术变革,在国土空间时代,这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这种适应不能仅存在于决策或实践群体,对于正在学习规划的学生来说,也应该具备积极适应的主动性,那么整个规划的转向可能会更加顺利。

最后是态度层面,新的《华协》首次强调了工程培养的态度问题,可以总结为包容性与多样性。包容性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延伸,工程设计应该意识到性别、年龄、体能等因素。近年来,我国规划领域开展的儿童友好城市、老龄化社区、空间正义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都与这一理念相契合,在规划教育中也应该继续强调包容性的价值导向。在多样性方面,“千城一面”的问题虽然探讨了很多年,但城市却越来越相似,这确实需要整个规划行业持续思考和探索。其实,城市之间历史传承和地域环境之间的差异性是非常显著的,比如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特殊,发展规律特殊,面临的城市问题也特殊,如何将这些特殊性反映到规划表征上,这需要每一个规划人都能以“工程师精神”去积极思考规划教育与规划学科的原真性:何为规划?为何规划?为谁规划?